QcPg0 (因为奇谭刻意淡化小妖怪打工人邪恶的一面,所以以下将小妖怪无害化处理)
中国奇谭第一集的主人公小猪妖背弃了妖山,冒死给唐僧提示,然后被大圣救下一命,如果是映射现实的话,这就是一个社畜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企业不做利民之事后,转投一个没保障也不了解的新行业,践行正义能高过家庭责任和事业前途,平庸的人如何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觉醒?所以小猪妖与其说是一个打工人,不如说是奇谭制作者眼中打工人的榜样,一个理想中的有觉悟不摆烂的年轻榜样。
为什么会有部分人吐槽大圣给小猪妖三根救命毫毛的行为是多余的,作为故事来说,小猪妖最后活下来就已经够温暖了,为什么还要安排大圣拔三根毫毛呢?因为制作者的思路是希望观众,尤其是打工人被小猪妖这个榜样激励,所以当小猪妖觉醒后要有足够的正反馈,这种带有隐晦目的性的安排让部分敏感的观众感到了违和,但制作者巧妙地设计又让不满意的观众觉得没必要较真哪里违和,毕竟当观众看到一个合家欢结局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这个“槽点”周围来了,对小猪妖跨度惊人的觉醒和惨遭毒手的其他小妖也不那么敏感了。所以三根毫毛与其说是大圣给小猪妖的奖励,不如说是奇谭制作者给能够共情的观众的奖励,没被奖励到的,共情没那么深的观众自然会觉得违和,以至于猜测结局是不是迫于压力改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疑惑,妖怪里肯定不止小猪妖有慈祥的老母和需要他供养的弟妹,为什么其他小妖怪就能被一耙子打死,说明大圣同不同情妖怪的决定因素是妖怪有没有觉醒向善。这里违和感又来了,没错,大圣本来就不是伟光正的形象,一个守序中立的角色向守序善良偏移了。
至此我们已经找到违和感的至少三个来源:小猪妖跨度惊人的觉醒,小猪妖得到额外好处(三根毫毛)(强调“额外”而不是“过多”),大圣形象的偏移。众所周知任何作品都是有创作者私货的,没有制作完全中立的作品。再看这三点违和感也恰好指向同一个方向。
人或多或少都有阴暗面,那些带入小猪妖的观众期待着现实里也有自己的大圣,但奇谭制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大圣不救摆烂的人。如果廉价的鸡汤是按摩,那动画里的事实就像一根针,尖锐而不易察觉,在观众感觉到痛之前已经刺入皮肉。他想给你治病,又怕你疼。
这是尖锐的攻击,也是温柔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