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漫画只有二刷电影了。
戴了头戴式耳机以后才发现了这片音乐粗犷原始的风格很有意思,第一遍看的时候根本没注意到。


这片作画稳定性其实不如大友克洋后来的片子好,但毕竟是有时代变迁和技术革新的要素在里面。论时代而言在当时也是一等一的牛逼。人物说话能对上嘴型的动画太少了。
这片在见血方面不是一般的有效率。
用这样的作画表现人物精神的错乱和幻觉还蛮有感觉的,算是亮点之一。
这段博士和上校下电梯的对话其实已经说的差不多了,特别是上校对于这座城市居民的形容非常贴切哈哈哈。
一声沉重的鼓声下,阿基拉的墓穴出现在眼前,黑压压的空间,白皑皑的雪,穿插在其中大大小小的机械管道,这种美学非常有特色。

金田这家伙还是比较正常(相对而言),只是比较皮没人管,而且确实有领导风范。相比之下铁雄这个byd家伙完全就是脑子有问题,确实会给人不好的观感,但是感觉得出来这也是刻意为之,也算是创作者的一种思路,毕竟不是每个角色都要讨人欢心。

影片前期借许多场景和人物之口反复强调阿基拉这个概念,一步步将本片的不稳定性愈演愈烈,这样扎实的铺垫在后面大友克洋的片子就几乎看不到了。后面片基本上重心抓不稳,整体十分松散。
圆桌会议参加的人员太蠢了,看的人血压都高了,一帮老掉牙不信邪的蠢货统治的世界很难不出问题。
这段玩偶动起来的梦境作画非常有意思,想起了红辣椒,不过这段在表现目的上要诡异的多,效果当然也很好。

妈呀我太喜欢这片的鼓声了,一棒子下去感觉敲在身体里回荡,剧情作画跟着一起爆发崩坏,这就是毁灭的美吗。这片让人感到美的地方都是较为抽象的,但不得不承认这种美感的确是有的。
铁雄开始暴走了。每一声喊叫随着作画和音效混合起来,这也算是破坏和发泄情绪的一种直观表现。实际上,从铁雄在病房开始暴走直到最终超能力世界决战的这些戏份都特别有助于观众进行压抑情感的宣泄,也许就是毁灭所带来的“爽”感受本身,不要想太多才能最大化的享受这种感觉。
这片的文戏比后来的片好太多了,在军方和超能力小孩部分阐述了很多概念性的思想,在金田部分对于摩托车族的感情戏也算合格。

街道大战示威游行阿基拉解封这个长桥段里各方面的表现都很有力度,影片剧情、作画、音乐全方位迎来高潮。太震撼了。病态心理的少年套上了超人般的红色披风,不知死活的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卫星轰击的画面很壮观。

彻底失控的力量,生物与机械的融合,这个要素在后来大友克洋的片像是《老人Z》《大都市》《蒸汽男孩》里面几乎都能见到,可以说都是在模仿阿基拉,也看得出来大友很痴迷于这个要素。

从阿基拉真正回归,一场城市级的光球大爆炸,一些意识流的思想补全了阿基拉和三个小孩的过去,摩托车少年继续在道路上飞驰。好家伙还整这么晦涩

,好奇漫画是怎么讲的。
意犹未尽,但又有些恶心,好奇怪的观感。个人而言,大都市的世界观和人设之美是胜于阿基拉的,不过阿基拉这片在剧情上要比大都市更丰富和完善一些,整体完成度就高很多。大都市的剧本太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