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tasy 说: 很理性嘛!抓住了表达重点的一部,删减掉所有没有必要的东西?
我有点不敢肯定自己是否抓住了你的表达重点——是在确认我挑选、评价作品时的标准么?
如果是这样,那么,嗯,你的描述比较接近了,不过还有一些偏差。让我自己来说的话,应该是“全面着眼、注重关联、区分主次”。作品的各个方面对其表意都是有作用的,所以其实并不存在不必要的组成部分。但同时各元素又依作品的类型存在于多层嵌套的“内容-形式”结构中,故而主次分异又相辅相成。我想,充分考虑到这些规则的评价体系就是我所追求的。
以剧情动画为例的话,演出、剧本、分镜、广义美术(人物设定、道具设定、狭义美术、色彩设定)、作画、音乐、音响、声优都是评价项,另外如果剪辑和动画摄影有明显表现的话也会考虑在内。但剧情动画是以剧情为轴嵌套进动画媒介的表达模式,故而根本上存在“故事-音画”这样一对“内容-形式”关系。而“故事”可拆解成“剧情-叙事”,“剧情”又可拆解成“思想观念、态度-情节、人物”。“音画”的话则基本不是通过拆分来实现“内容-形式”关系,而是其中权重不同的元素各自形成“表达目的-手法”结构,过渡元素的分镜也是如此。基本上,在评价时以内容为主形式为次,内容不能否定形式的美感但可以裁定形式为无效,形式可以妨碍内容的实现但不能抹消内容的价值。说得具体一点,如果是之前评论中的“美术风格”的话,我在着手挑片时默认是把它同故事分离开来衡量的,虽然也会去区分好恶甄别亮点对其作出视觉美上的评价,但基本不影响到作品的选择。待对剧情有所把握之后,则会专门注意美术风格对故事有无助益,有则最好,没有也不成问题,别过分违和就行。总而美术风格对于我来说是大体上能照单全收的东西,偏离主流审美的奇怪格调只要自成体系就很可能接受得了,就算是画工差人物丑只要相对稳定并且分镜做得好也OK。唯二忌讳的其实是“并非画力不足也并非在搞风格化而单纯是偷懒或把关不严”和“看似精细实则不合美学”,遇上这两种情况虽不能致我直接否定作品全盘,但对总体评价会产生较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