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电脑内存顶到1MB的时代引入VR虚拟游戏的概念设想(比《红辣椒》的1993年原作《盗梦侦探》还要早四年)挺不容易,但核心点子就这么一个也是真容易过时或被淘汰掉。缸中之脑的设定衍生很早就被玩烂,冈岛二人又显然不是一位擅长塑造人物的作家,只要读者对“嵌套意识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套路有一点基本认识就能发现全书营造的悬疑效果相当平庸,一是主角意识太薄弱(换言之不够“疑神疑鬼”)没能把设谜段落的稀少伏线绷直,二是察觉异常现象的部分总要停下活动大作解析而不是边思考边验证。最后留的半开放结局真挺《盗梦空间》的,拍成电影会好看些。顺畅的读感值得一提,只要在短章节末尾频繁抛出新信息就能吊人胃口这点值得任何目标是商业化娱乐化的作者学习,白描文笔也方便一目十行。(等等,如此说来直接看大纲泄底不就得了?)
如果能在那个年代能读到这么一本小说确实很超前,但即使是VR设定但内核还是庄生晓梦。回头看书中关于虚拟现实的“由于手搓建模过于复杂所以只能基于现实取样”的设定倒是有种异常有趣的反差与新鲜感。另外最后结尾解析的结构有些过于杂乱了,虽说填坑和抛出新的解读似乎给小说设定增添了广度,但给我的感觉似乎只是在一味地给堆砌不同读者的解读或者说作者构思的各种可能性,主角和作者的对话视角反复切换更显得文笔草率。结尾的解析说是狗尾续貂倒不至于,但如果奔着封笔程度的解析去看的话大概会不太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