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日的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命题。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行字,“蝉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后却只能活七天”。来自多方的信息均表明,蝉的生长周期通常在13到17年,不过大多数时间都在地下穴居蛰伏,能在阳光下、绿荫中鸣唱的天数非常短暂。10多年的黑暗与七天的光明,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对比,同样,用活到第八日的蝉来形容人生与情感的意外,也无形中为故事主题平添了意境深远的悲凉意味。《蝉》故事非常简单,希和子与秋山的婚外恋,并没有多少可以说道之处。可能会被描写得荡气回肠的那种情感,在此书中只占了极少一部分。这个故事新奇的地方在于,希和子偷偷潜入了秋山的家,本来只打算看一眼秋山的女婴长得什么样子,但女婴天使一样的眼神令她心生杂念,把这个不属于她的孩子偷窃了出去,并展开了一段永无止境的逃亡生涯。《蝉》更适合女性读者阅读,这本书遮掩了人性灰暗的部分,尽量写得温暖而明亮,它塑造的希和子,有着日本女性的鲜明特点,但不局限于此,希和子的忏悔和认罪,以及一个充满寓意的结尾,表明了这还是一本为爱而写的书。对母性细致入微的描写,对婴儿惟妙惟肖的刻画,是它引起读者共鸣的主要元素,此外,本书对日本的社会生态和人情世故也有不少着墨,亦是一个可以了解日本底层百姓生存状况的窗口。”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