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故事上的新编,这版的匹诺曹说谎鼻子伸长不再有原作那种惩罚性的意义,也抛弃了“木偶最终成为了真正的小男孩”这种暗喻“不合群怪胎”回到正轨的桥段,反而选择聚焦于“生死”与“亲情”的主题探讨上。至于效果,事实上陀螺成功了。最后一幕木偶男孩送别所有人,独自远行的场景令人欣慰且心碎。
极度精致的模型与适当的后期特效结合让本片几乎脱离了一般定格动画的“粗糙”,角色的表演非常生动但仔细看又可以看出场景处处是模型,这份质感带来了和普通cg动画完全不同的感受。剧情方面还算是可以的正能量剧情,属于是要说缺点不少但说不上差的水平,对深层次的生与死、自我独立的描写(即使有对照组也)比较浅薄,最后一段剧情像是赶时间拍的,某角色直接很生硬地神隐,各角色之间交流也不太够导致情感和塑造没更进一步,导致最终对内核的升华不那么到位比较生硬,不过嘛,最重要的匹诺曹和父亲的感情方面其实不错,倒也算是够了。不过这导演怎么这么喜欢安插高压权力机关,潘神的迷宫有,水形物语有,这片还直接点名恶搞墨索里尼了。
用定格动画模糊匹诺曹和人物的肉体与物质的界线,才是本作最大的混沌之处。匹诺曹有着过于栩栩如生的“非人”性(一种天真之恶的怪异表现),而其他人物不时有着“木”讷的死物时刻——直到匹诺曹见证他们一个个成为真正的“死”物。
托罗的朝花夕誓,加入的社会现实情节让道德寓言部分显得儿戏,反抗父权保持真我无法在最后的冲突中体现,生死观的讲述又失败到即使有那么多的死都没有对生死加深过认识,问是否放弃永恒生命的时候甚至够不成两难
把老故事拍出了新意,故事背景设置在一站二战期间,对于法西斯的讽刺和生命的探讨引人反思的同时,依然保留了童话故事的内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局令人动荣,不禁慨叹现在的文艺创作恰恰缺乏如此单纯美好引人向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