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桃太郎 海の神兵剧场版

  • 中文名:桃太郎 海的神兵
  • 话数:1
  • 导演:瀬尾光世
  • 制作:松竹
  • 动画制作:松竹
    • 别名:Momotarô: Umi no shinpei
  • 上映年度:1945-04-12
  • 片长:74min

推荐本条目的目录

/更多目录

谁看这部动画?

/34人想看 /62人看过 /3人搁置 /12人抛弃
章节列表[全部]:

讨论(+1)
  《海之神兵》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制作于1943年,45年公映,片长74分钟,黑白。尽管正如许多人都知道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必然是一部宣扬军国主义号召日本青年加入海军的宣传片,但抛开影片主题不谈,单从动画制作技术上看它依然有着那个时代日本动画的最高水平,画风上也与咱们的《铁扇公主》很相像,而且作为影响知名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正是《铁扇公主》),它在日本动漫史上的经典位置勿用质疑。用现代人的眼光再次观看这部半个世纪以前的动画作品,更多还应该是带着一种铭记和警示的态度吧。

 戦時下の昭和20年、海軍の支援を受け制作・上映された長編アニメーション。前々年に封切られた中編『桃太郎の海鷲』の姉妹編である。
 悪しき鬼たちに占領された南方の島を解放するため、海軍落下傘部隊を率いる桃太郎は犬・猿・雉・熊・兎ら動物たちを率いて出撃。前線基地を築き攻撃の準備に余念のない彼らだが、一方で言葉を喋れない現地の動物に日本語の教育を施しつつ、共に歌い踊るなど楽しい一幕も。だが、偵察機が命からがら敵地の航空写真を持ち帰ったことで、いよいよ戦いの機運が高まる……。
 パレンバン奇襲作戦をモチーフに所謂国策映画として作られた一作だが、ミュージカル的な場面も盛り込まれており、当時高校生だった手塚治虫に感銘を与えている。
more...

关联条目

评论

[译介] 物种主义(上):在战时动画中将种族转译成动物

by2024-10-10 11:37(+5)
Poster | 桃太郎 海の神兵 (194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_29fBmlGg]物种主义(上)——在战时动画中将种族转译成动物原作者:托马斯·拉马尔文章原名:Speciesism, Part I: Translating Races into Animals in Wartime Animation翻译:@侑校对:@Cfo ...(more)

讨论版

吐槽箱

V3夢翼 看过@ 2025-1-16 20:15

德不配位,但挺搞笑,但确实不如《啊!海军》

终末的旅行家 看过@ 2024-11-3 11:47

死土里算了

明天更漫长 看过@ 2024-10-26 09:46

125天,还有一百二十五天,因为只有壹佰贰拾伍天

羽骑霓旌 看过@ 2024-8-31 02:28

本来还以为鬼子们能含蓄点,没想到是这般赤裸裸的战争片。震撼是双重的,其形其质,春秋光阴来来回回,并非白洗了八十遍,我比少年十八的手冢治虫看清得多了一点点,很重要的一点点。那对老爷子老婆子寄托在桃太郎身上的是什么希冀?那天桃太郎辞家远征除的是什么魔?故事是属于人的,人在期待什么,那故事就变成什么。被乐于奉献、文化认同之属感染可以理解,但当圣洁自由的蒲公英化作苍天直坠的空降部队、当丑陋突张的枪械被可爱无知的动物欢笑着簇拥,我是实在温暖不起来,并自信十八岁的我站在破碎的山河中间也绝不会认可这些罪孽。公义讽刺的是,作品结局上演了虚想的敌人无条件投降,现实里的帝国仅在电影公映的4个月之后便迎来了真正的无条件投降,“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作品的影响并非完全由作品本身决定,《马可·波罗行记》启发了哥伦布航向海外黄金梦,这一次,希望下一任的桃太郎是去干点好事。

河豚酱酱酱 看过@ 2024-8-9 13:13

英文标题和字幕都有问题,“神兵”在日本战中电影专指海军航空兵

金田正太郎 看过@ 2024-7-30 14:51

奇特搞笑

莫几 看过@ 2023-11-14 20:56

快进概览。水和战斗机透视变化的描绘意外的细腻,倒影的作画非常有意思。其他没什么好说的,对现在回看的观众而言仅仅是历史性的一瞥。

氷色童話 抛弃@ 2023-10-21 23:38

日本第一部長篇動畫,跳著看了幾十分鐘,前半算是個低配版迪士尼,能看出不是隨便給海軍應付交差的,還是挺認真製作,後半就是國策宣傳了。// 影響手塚未來志願的作品。

vxow 看过@ 2023-6-12 16:37

战前,战中和战后,描写战争的动画电影展示出的战争全然不同。

塔塔君 看过@ 2023-4-11 11:07

本作原本的创作意图,日本人和他的“友人”以符号性角色登场,无非为了显示他们所谓“正义凛然”“友爱和睦”的单纯,而美国人却是极尽写实的丑姿。如今看来,恰如那些流血的符号性身体一样,这种带有宣传目的性的创作,这些不同的身体让邪恶本源在错位中浮出历史的水面。

更多吐槽 »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1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