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0】虽然(看到象征命运的纺轮就猜到)是莎翁《麦克白》的改编作,但能剧化的舞台表演还是挺尴尬,浮夸过头的演员神情有时显得很傻,因而,随浓烟消散后远方露出的城寨意味着欲望指向越发清晰、门外左右奔驰的马匹代表举棋不定的犹豫、夫人作为代替本体说出心里话的人格...这类由外物具现内心的做法往往比主角自身表意更值得玩味;效率缓急的安排需再商榷,骑马射箭的战斗戏拍得足够雷厉风行但霭中迷路、老妪吟诗、屋内对话等许多段落(考虑到唱戏的演技有点鸡肋所以)超出最佳强调时间的长镜头影响了节奏,几处行军阵仗强调的仪式感则是中规中矩。有趣的构图不提了;大雾除了近似于意识下潜的幻梦以外,攻城战前镜头里伫立的军队仿佛行在云上。结尾呼应开头却没完整演尽预言内容,对这权力欲望中轮回的修罗场主题来说反而是更好的表达。
认为莎士比亚戏剧发挥了道德的作用,认为看了麦克白以后就会不可抗拒的从野心之恶那里被引开的人错了;如果他相信莎士比亚本人也像他一样有着同样的感觉,那他就又错了。真正着了魔一样怀有强烈野心的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幅他自己的图像,当主人公在激情驱使之下覆灭的时候,这恰恰就是在这种兴致的刺激性饮料中加入的最辛辣的调味品。诗人是否有不同感觉呢?他的野心家从犯下滔天大罪那一刻起,就贵为帝王一般而毫无恶棍气地一路奔跑在自己的道路上!只是从那一刻起,他才有了魔鬼般的吸引力,鼓动相似本能的人纷纷相仿。魔鬼般的在这里的意思是,克制利益和生命,放任思想和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