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類題材,「人為製造的感覺能不能戰勝本能」這個命題很對我胃口,女性角色的刻畫方式相對地沒那麼刻板印象,這點樓下也有讀者詳細誇過。作中某幾位是因為自己與外界的雙向施壓才選擇履行黑客這項代理人職責,協助當局把連帶本人在內那些作為生物的庸俗與罪惡隱匿起來,順此才重構起社會上的自我。後續進程是讓主角撕掉往返「幻想與現實」的雙程票,諸類強勢的解決方略在我看來又何嘗不是另一份判令?在作者這種傾向下,我覺得楊彩華這個角色尤其可惜,生在暴風間卻會因為偶爾目睹鄰側的微雨而感到窒息。懸列在胸口前的勳章是賣友求榮的罪狀,亦寓意殺人者陷入多層矛盾間的自白,跟劇中幻想這個主題一樣,在觸碰、他者注視到這輪廓、明晰意識到這份由標誌道出的差異的瞬間,她臆想中的清香才能如陽光般傾瀉在自己身上,也是在這座虛偽舞台間奮力謀求的真實。有些細節很喜歡,可部分走勢上真的很遺憾。
我明白作者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很多深刻的东西,但是故事后期开始乏力,尤其是第二季没有第一季有意思了。不过值得称赞的就是,这部作品摒弃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女性角色和女性主角的刻画,很喜欢女主的成长变化,看得出来作者很爱她的女主角。里面的女角色都是智勇双全又带有狂气叛逆属性的类型,如果打斗场景再精进一些会看得更爽,就是后期女角色画得有些矿工,感觉画面有些崩……
6+。和作者上一作《笼中少女》相比各方面进步巨大(尤其考虑到两作相隔的时间),属于非常典型的反乌托邦题材科幻,但经典反乌作品的收尾往往是悲剧或耐人寻味的开放式结局,本作以战胜反派取得胜利的少年漫风格作结,也看得出来作者有点驾驭不住这之后的部分(还好后日谈只有一话)。角色塑造不错,尤其是几位黑客。令人意外的是在主角以外角色配置和设计上几乎没有性别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