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第一主人公是手冢治虫的曾祖父 | okamiyu | 0 replies | 2025-4-7 |
  | 更多讨论 » |
从历史的小人物的视角来看幕末那段历史。向阳之树象征着德川三百年,而这颗和幕府一起成长的巨木因为白蚁的蚕食已经病入膏肓。本作主角之一万二郎是那个时代普通武士的象征,也象征着旧时代,而另一位主角良庵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手冢治虫的曾祖父,象征着新时代。一个是杀人的武士一个是救人的兰医,谁会被时代淘汰显而易见。从小角色的悲剧中看到当时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下,个体像是砂砾在波涛中消逝不留声响。本作很大程度借鉴现实的历史,使得角色的退场突如其来,虽然显现出生命的脆弱,但作为文学作品没有铺垫和酝酿,也让角色的退场带来不了感动。同样因为是小角色眼中的幕末,所以那段历史最核心的内容并没有被展现出来,对于那段历史没有基础知识的观众可能就会看的比较吃力。万二郎是旧时代的亡灵,新时代没有载得了他的船,所以他永远的活在明治之前。而良庵不愧是作者亲祖宗,被极为优待
從歷史中的小人物濃縮該背景各方面的理念來觀看周遭事物,樹立起時代的一面,是這類題材作品最為吸引人的。伊武谷的心之所向其實自始至終都不屬於任何一個派別,這個虛構人物的精神插入史實是最為精妙的。但又何止伊武谷呢?在本作出現的史實人物,主角手塚,以及其他比如阿部、勝、井伊、西鄉、福澤,甚至外國人赫里士等等,他們又何嘗不是這樣,都只不過是為了自身信念的方向前進,並且在某個時點與信念相似的人們結合,或者分道揚鑣。// 稱不上是原作黨,只是為了補本作而去先讀了原作而已,但仍因此能深深感覺到改編刪減的不足。例如極大程度削去對外國人的描寫;丑久保、阿紺等非史實角色描繪不足;刪改銜接後變得像突然從教科書中蹦出來的部分史實人物與史實事件;台詞小細節取捨後人設失去了積沙成塔的立體感,種種導致個人對動畫觀感較不好,先讀漫畫結果造成反效果,比較可惜。話說我又想玩維多利亞2了。
杉井和手冢的叙事手法其实极其沉稳老练,虽然手冢还是有一种特有的尬点,不过被超强的bgm综合掉了。时代层层变化如同风云般变幻莫测,人们无力改变什么。虽然历史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手冢治虫却很敏锐的捕捉了幕府时期人民的情绪,而且感受到一丝“赶”和“陈旧”在里面,这原本是一个缺点但是在这变成了名为“时代”的洪流,不停的追赶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手冢只描写了一部分,但这确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可怜、可悲、可恨、愚昧的封建社会。时代和历史极速加速,追赶着人们,停不下脚步。最终那被新时代所抛弃之人,那宿命中最后的武士,永远死在象征新时代的炮弹之下。那象征着幕府的向阳之树最终被白蚁啃噬而轰然倒下,而新的时代已然来临。
不胜唏嘘。个人在时代的变革面前是何等的渺小,然而时代的变革又是由一个个人来进行的。幕府亡了,对万二郎来说,只是在追求一个完美的谢幕吧。手冢和万二郎是不打不相识啊。很真实的片子,各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两人的妻子都不是一开始喜欢的阿寂,造化弄人。各集之间联系不紧密,看起来像是有主线的单元剧。看完仿佛经历了一个人的一生,很奇妙的体验。天地悠悠,万物轮转,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