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不断的体及不能沉陷过往,不能想着她已不在。不是一种身体无法负担这样的变化,导致对自己的告诫都是白费力气。而是每一次都“真诚”的,“积极”的,好像立刻就能做到,但是永远都没做到,立刻又重来一遍。很难不读着疲惫吧
有着10年——5年——1年这样的时间跨度设计,但在有限的笔墨间,很难说表现了这十年的厚重,五年的空虚,反见这一年的仓促。我对其内容展现出共情,那一定是得益于老师对画面的把控,以及我对此种题材的想象力。
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去描述春喜在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时间点重启日常以面对情感创伤的故事,期间不吝独白、反复与跨页,力图呈现整个过程所必经的幻想、伤痛与自我激励,但克制自己以不用探寻病梅的眼光称其不够痛苦或深刻或有生命张力是困难的。也许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在紧绷与脱力上(或许出于对同类题材的过度消费而导致)的失衡/错位/不谐意外地能够与主角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所持有的混乱情感拟合,但这并不能让作品更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