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汐魇·演之篇游戏

推荐本条目的目录

/更多目录

谁玩这部游戏?

/50人想玩 /19人玩过 /4人在玩 /1人搁置 /1人抛弃

关联条目

评论

讨论版

汐魇图文攻略β-Cabry0 replies2024-8-26
一个无解说实况,附游戏存档、其他资料菓子0 replies2023-2-7
 更多讨论 »

吐槽箱

熵减LK 玩过@ 2025-3-17 10:30

除开有些折磨人的游戏性,这款游戏想表达的东西以及演出上的创新已经是我心中最佳了。当褪去童话梦境的色彩,映入眼帘的是名为血肉的真实。探寻,迷失,犹豫,一次次的尝试都是人类的伟大赞歌。个体和群体的关系,真实和虚假的差别,开始和结束的滥觞,有序和无序的盘结。只有自己去体会才能明显其中震撼,任何转述都没表达这款游戏想表达的东西。我后来在贴吧看到作者已经移民了,并且已经结婚生子,想着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步上这条路。但此时此刻,我还是感激有人曾经和我一起探寻世界的真相,寻找终极问题的答案。

β-Cabry 玩过@ 2024-2-1 14:13

演之篇的剧情和解密,比息之篇又上了一个层次。它带给我的启发是,创作游戏可以完全成为一种艺术,游戏作者只需要为自己负责、做出也许只有自己满意的作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玩家们的赞赏,那也不错。演之篇的故事主线是衍的个体逐渐萌生出自我意识的过程。不过,从剧情中魇的幻影多次出现来看,也许衍的个体的行动,或多或少地出自魇的诱导。那么衍的个体自发推导出的世界观,是否也是一场谎言呢?

lbdbcx 玩过@ 2023-12-22 00:14

我受不了了,有作者喜欢折磨玩家

春茶 玩过@ 2023-3-15 14:24

想象力的跃迁,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从燧木取火到航天旅行,仿真模型外是又一个仿真模型,我们永远都被观测者窥视着。跳出框架却不知何去何从,探求本质却胆战心惊。各种意义上都是思辨很庞杂的作品,创造宇宙和破译语言的环节可谓解谜教科书。

mephosto 玩过@ 2022-11-8 00:12

解谜教科书,反刍某些谜题确实非常出色/相对前作剧情安排上好了不少/能从游戏中看出不少作品的影子,个人非常喜欢这种连携/如果能在游戏引导方面加强的话可以更好/急需一个tipsX2

sharzy 玩过@ 2022-2-2 10:50

虽然对于克苏鲁的背景而言,不可知是核心的要素,但是这部作品选择的是一条以机械论和可知性为基础的道路,借此来挑战最宏大的命题,即追寻存在的意义。作者给出的解答方式有很多瑕疵,对于社会共识的构建,道德的形成机制的描述很粗糙;但是简明生动的符号比喻和富有表现力的交互场景做得非常出色。最后, 虽然不影响对作品本身的评价,但是《汐魇》当中的解谜做得确实非常不友好,繁琐且缺乏引导,让我颇受折磨。

总得做点什么 玩过@ 2021-9-3 19:30

如果能按作者的预想做完,倒也不失为一部包含生命、地球、宇宙、时间的史诗,可惜。另外虽然比起前作剧情不那么虚了,有些激进的观点也收敛了些,但是对玩家不友好的毛病依然没改。和前作一样,没有剧情衔接显得情节跳跃,云里雾里,没有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当然,作者有塑造角色,但不能让我印象深刻),优秀的文笔和脑洞并不能完全掩盖这些问题。

zyperssen 玩过@ 2021-8-26 23:03

剧情不评价,请自行感受。此作在语言,氛围,世界观上已经完全摆脱了很多国产游戏所带有俗气,想做出有深度的游戏,请向《汐魇》看齐

woctordho 玩过@ 2021-8-22 05:06

“破译另一个世界的语言”居然真的把这个谜题做出来了

智慧的再见 玩过@ 2021-7-2 16:33

云就不打分了。本作相比前作显然更接近于有明确主题、剧情逻辑和连贯性的游戏,或者说一部作品。而不是散落在地上的一堆想法。虽说还是有生硬和勉强地输出观点的地方,但从比较微观的层面上开始讲述故事确实能明显减弱突兀感。谜题难度过高,但相对更贴合剧情构思也更巧妙。这些都是制作水平上的进步,因而这部没做完实在令人惋惜。还有就是,在没做完的部分里看到了紫影的女主,是我非常喜欢的角色,一时没忍住笑了出来。

更多吐槽 »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