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と再生の壮絶な物語。発達障害だとかラベリングするのはカンタンだが、現実はそれで「ハイお終い」に出来るほど甘くはない。個人的に「推し」という感覚が無いで、主人公である彼女に寄り添って理解するのは難しいものだった。しかし、自分の現状も危ういバランスで成り立っている感覚はあり、それが何らかのキッカケで崩壊する可能性は確かに存在する。彼女にとってはそれが推しの炎上だった。
明里将生活的意义赋予在偶像身上,但是普遍来说,每个人都是在现世中将活下去的意义托付给了某个概念上。也许是想要做成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即使不被他人理解,但是这也是生存的姿态,这份感情也是存活过的证明。“故意让肉体逼近极限,因此内心雀跃,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追求艰难的感觉。体力、金钱、时间,将我所拥有的一切倾注给某个存在。我会因此感到被净化。将痛苦换来的东西通通倾注其中,能让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读倒是读完了,但是(被同好评)读的太快了,感觉自己也没有太过深刻的代入。偶像宅一直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群体,对一个符号化的角色一切的一切无条件的喜爱与接受,继而被符号背后的资本支配者所裹挟并控制的行为、情绪、性格和人格。失去逻辑,失去自我的投入与“热爱”在我看来似乎完全不讲道理,但又无比真切的存在着。“热爱”究竟是什么呢?这篇故事似乎给了我一个片面的答案:失去自我本就是已经发生的事,不如说每个人生来都是缺乏着对自我的定义的。偶像宅不过是将对偶像的全部固化为了那个缺失的“自我”而已,因为自我需要一个无可辩驳的完美的存在,而自己的人格在自己看来丑陋不堪。于是,偶像的地位不可动摇,破坏偶像变成了对自我的直接攻击。但当偶像走下神坛,成为自己所厌恶的普通与平凡之时,自我最终在否定与拒绝中灰飞烟灭,也因此,“本命”才会“燃烧”。
曾经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对偶像如此热衷。在读完这本书后对「偶像宅」有了进一步了解。他们 / 她们也许早已对人生丧失信心,唯独崇拜某一个人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再度焕发光彩,「偶像」早已是精神寄托。//个人对这种意识流的写作风格很是着迷。小说似乎是专门写给像我这样的圈外人了解另外一个世界的。//女主是否能够放下过去,重新面对令自己厌恶的现实世界,作者给了我们发挥想象的空间。
本来还想看看作者怎么剖析偶像粉丝的心理状态,结果全文只是单纯充斥着顾影自怜罢了。如果一个写偶像厨心路历程的书不能让不追偶像的人共鸣,那它一定是失败的作品
人总是需要凭借单纯的激情崇拜某种符号,无论是神祇、皇帝还是偶像,从而填补来自生命本能的漫长的空虚。然而神像破碎的过程对于信徒而言必然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无数次,只不过这次恰好以“偶像塌房”的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