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部分故事还算能让人感觉有点趣味或想法。/我感觉自己还是挺钝感的,若不是有意识地注意,看漫画总会漏点信息还得折回去看,也较难被一些xx看了都说好的描写感动,不过这大概是有点电子阳痿感性普遍衰退了,像伊藤润二初中时我看就感觉挺恐怖,现在读就内心没啥波动。让我有阴影的无尽迷路、阿弥壳断层和人都是孤独的,如今一看也感觉没啥。但我还是不喜睡前读这些,除了怕做噩梦,好像我对(只有)恐惧内容的敏感度在那时会复苏,大概是因睡觉总激起我对无可避免又发日渐迫近的死亡的实感,故一到睡前就变得胆小,而我最感悚然的那些故事总是隐含绝望的必然性,相对的少具这特点的故事更多让我感觉有趣或恶心大概也能佐证这观点。而正因基于现实去恐惧,故事让我感恐怖的上限总不过现实事件,这两天扫到朴吧、轮媒借奥瑞生物这事又炒作老都市传说之哈根斯孕妇,看了后产生的不适感确实超过读几本润二漫画了
看完了富江上下册(第一、二卷)…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她出场。伊藤润二的绘制蛮好的,分镜也有保障一定的叙事流畅性… 但我没啥浸入感,感觉在看格子里的小人,而且几十页短篇的剧情也不太能给我多大的触动。基于作者设计的故事框架和其叙事风格,我读起来更多像是:旁观到一些事发生在一些角色身上,他们遭遇了些什么、变成了怎么个状态。而没能与角色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以至于他们很恐惧、很惨,我也不怎么能代入或感到怜爱(缺乏能调动起各种情绪的更丰富的刻画细节),最多是认识到其境遇后会有些许唏嘘(或单纯觉得哪个画面有些些吓人)。不过,虽然每个章节都没多长,整个富江系列,其情景的丰富度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