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图书馆见到实体书就拿起来看了,感觉是女性向。开头让人提不起劲//猜测同受众的其他书,网文第一玩家。因为找到了本开头第一眼就让人入迷的韩轻《无限回归者讲述故事》,所以抛弃了。果然小说只要翻开头就知道合不合胃口
第二本韩轻,用比较知名作品尝试建立baseline,然后看到的就是一个背负沉重历史包袱和理智包袱的细音启...别误会啊,虽说回味比较令人不适但每次一头扎进去的也是我,断无嘲笑之意。但在东亚共通的压抑之外,那一丝带有民族主义特色的narrative只能让我想到,ああ,天天被教授嘲笑的佛洛伊德也许确实发现了什么也说不定。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诚挚地希望不论中日韩,大家都能带着文化自信昂首挺胸地写故事,写出风骨而非被过往绊住脚步。
故事结构写得真漂亮啊…虽然这个打本的系统有些方面还欠打磨,或是半岛的作者的眼光有限的原因,但是整本书可以做到相对圆满的闭环,已经实属不易了!//实际上我看了开头还把《读者》当成是《从姑获鸟开始》的代餐,但在后面发现其实不是的,两者设定有类似,但姑获鸟的文字功底更强,而读者的整个故事和后面结尾给我的惊喜更甚,回顾我及其有限的网文阅历中也只有《灵山》给到了类似的感觉//全篇故事可以做到这么漂亮的回收导致我对这本书其他的瑕疵都不太在乎了,简单说说:战斗描写相对普通,在引入传说和神话之后的战斗更显无聊和重复;和星云算计时候的智斗总在掀桌子,这样做一次两次很有新鲜感,但是一直掀桌子会使反套路也成为一种套路
总体还可以,前期世界观徐徐展开,逻辑清晰智商在线,但是没有埋什么伏笔,导致中后期纯纯机械降神,到了最后一卷反倒升华主题了,也算是高开高走。最大的看点是作者对于时间的厚重的描述和对多世界线的阐释,确实很有力量,“回归”这个穿插全书的存在写的很有代入感。还有就是和日轻有点像的角色不会好好说话,靠隔阂和降智制造矛盾,看到这桥段让人高血压
「这是只为了唯一一位读者所写的故事」…对于故事本身就不评价,不妨说些题外话。我每次翻开这本小说的场景都很奇特,几乎都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因为大部分时候车上信号稀薄,而这部小说的卷数和文字量庞大,因此成了我最常打开的文档。甚至在写这条阅读完毕的评论时,我也正好在长达7个小时的高铁上。除此之外,我几乎不会特意抽出时间来阅读。如果硬要找出一个特定的场景,那便是某一次停电又没网的情形,那时我无奈地在平板上打开了这本小说。结果是,当电力和网络都恢复的时候,我依旧躺在床上举着平板,继续看这本有点奇怪的“轻小说”。如果你想稍微——厘清一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或者想得到其他的解释和理解,推荐阅读本书,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