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顺应正确思潮讨好群体却无作者性的宣传跟“无聊”一词不相关是绝无可能的。色彩鲜艳的装横服饰已经给出田园童话的方向错位,此环境中主角基本只在慵懒舒适区内打闹嬉戏通过佯装可爱的絮絮叨叨盘起聒噪气氛,配乐与表演的契合度难以将这份虚浮的开心与青春的朝气画上等号;选角颜值虽高演技却不走心,形式礼貌如机器运转的僵化文本留不下多少真诚交流也从未走进人物内心深处触及立足于现实的饱满真情,所谓自由是文青主创越过时代直接表露的嘴上功夫(好几处爱情宣告既不自然也没铺垫,苍白的吻甚至像上班打卡;正面展现工作压力、生活挫折的奋斗段落少到让抱怨与哭泣宛如无病呻吟),撑起女性主义口号的仅仅是大小姐迷之自信和编剧的场外助力。一部分静态构图还行,频切方位的粗暴剪辑没有连贯调度的困难,更换时空梦境的想法同样平庸寡趣。
135min。看格导电影总给我很舒服的感觉,而且还有罗南,当然可能有些讨巧(可能是多亏原著底子好),有些过分地精致,但我还是很喜欢。//格岛拍罗南欢快跑步那里,一下就想到弗兰西斯哈里她本人的跑步场景,欢快,轻盈,自由。乔剪掉头发卖钱那天晚上,艾米以为她为父亲哭泣,实际她在为头发哭泣,太可爱了。
女性主义。四姐妹故事。如果主角是女孩,一定要让她在结尾结婚,死了也行。但你就没结婚啊,马奇婶婶。那是因为老娘有钱,把所有的钱都守住了。原作者没结婚。继续写下去,即使我不在你们身边了,我其实并不害怕,就跟退潮一样,即使走得很慢,但不会停下来。虽然我的梦想和你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我宁愿做一个自由的老姑娘,自己划自己的船。我想我以后不会结婚的,我这样很幸福,我太爱自由了,不会匆忙地为任何一个人放弃它。如果我是小说里的女主角,生活会很容易。我只是觉得女人她们也有思想有灵魂,不仅有美貌,也有抱负有才华,我厌倦了人们说女人们只需要谈恋爱然后结婚生子,可是我...我太孤独了。人生苦短,不能生自家妹妹的气。我想开一所学校,男孩女孩都能来读的学校。我觉得婚姻一直是一个经济问题,即使在小说里。如果想让我把女主角卖给婚姻,你就得多付点钱。
开始觉得女主演的用力过度,后来了解她倔强的本性后会好点。没看过原著,但大胆猜测原著和电影一样一边小心翼翼的骂着一些不合理,一边又讨好观众。作者和电影制作人都在权衡。作为十九世纪的书,其内容很值得年轻人阅读,只是放在现在就不太够了。核心话题是姐妹关系、女性工作与婚姻前期,主人公基本也只是中上游阶层人士。结局是个大团圆,像个童话故事。1. 写作应有的(di),而不是纯讨好观众2. 结婚可以幸福,不结婚也可以幸福;反之亦然3. 相爱不一定适合结婚4. 一个人可以深爱多个人,每个爱都不一样5. 需分清楚是爱人,还是渴望被爱。不能因为后者而进入婚姻
1月5日在澳洲凯恩斯Event影院看的。啊啊啊 «小妇人»也太好看了吧!!!本来是因为艾玛•屈臣氏而看的,看完现在完全喜欢上了女主Jo! 她真的有趣又智慧,不愿妥协、不甘成为附属品的挣扎也让人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