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感非常好的中篇小说,看的停不下来。开放性结尾么,无非是两个原因,要么是主题已经表达的很充分,没必要写一个固定剧情的结尾;要么是作者真的不知道怎么写了。雪山飞狐显然是后面一种情况。我来补结尾吧,胡斐劈了下去,苗若兰过来挡刀,然后胡斐把苗若兰劈死了。:D
结局感觉一般,或许可能是无论后面怎么展开,后续难免会进入俗套的发展,金庸也不知怎么写得精彩就把结尾坑了,引人遐想。真正的结局就是读者自己想要的结局吧,自己想要大团圆就是大团圆展开,想要团灭就是团灭的悲惨结局,怎样都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篇,当时武侠小说里应该算是比较少见的固定场景下的多视角叙事,读者获取的信息随着对话逐步增加,所有前尘往事被巧妙地打碎重组在不同人的视角中。后来笑傲江湖也玩了一次,但解谜的趣味和叙事节奏感觉不及此作。当时就有人言及像是电影《罗生门》或小说《莽丛中》,但金庸自己说灵感应来自《十日谈》和《天方夜谭》。也是金书唯一一次开放式结尾。一想到《雪山飞狐》是金庸十五部中背景时间点最晚的一部,也就是说一整个金庸江湖的终点,是一个开放的联想空间。是最后,亦非最后,顿觉开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