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死去的少女以及周围一系列受此事影响的人物展开,能将一个故事剖成十几个日常单元还是比较罕见的,对死去少女的心理剖析也层层递进,令读者也陷入这虚无情感的泥沼/7.4
推理的质量一般(或者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对于时代下纤细少女的阴郁内心刻画细腻而优美(青春伤痛文学?),事件中穿插的关于“讨厌无意义地活着,更讨厌无意义地死去”的暗喻和讨论也不错,正因如此最后的动机就更难懂了,为什么这种行为能被称作“有意义地死去”?
如同玻璃一般纤细的行文营造出了阴郁的氛围,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感受案件背景下每个人摇摆不定的内心,结果最后的收尾完全摧毁了我的期待,前文中缺少描写而飘忽不定的麻衣子形象突然在无意义的生和有意义的死中选择了后者,与前文的纤细感完全割裂开来,让人实在难以与其共情。这哪是少女,这是圣人吧...
小说评价:大概是最符合个人旨趣的日常推理连作集。考虑到成书年限,想必是对后世的日常推理作家有所影响。少女们在日渐扭曲的环境下欢笑着成长,十七岁的青春并不美好,阴郁的每一天匆忙流过。开篇的杀人案贯穿始末,少女的内心无人可知。然而,即便如此,日常的谜题却将每个人的情感徐徐道出。天空略显阴郁,高中的生活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