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轻小说、漫画涉略甚少,日本文学谱系云云更是雾里看花,因此理论篇所注意且认同的大部分还是1的内容(数据库、二次创作)提出核心概念后设性叙事。到作品论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就有趣的多了,以《All You Need Is Kill 》为例敏睿洞察并提取出角色的双层化现象,通过《ever17》《寒蝉》及《ONE》探讨玩家的移情作用的投射与作者设置的情感诈术装置(注意以上作品全程剧透)关注作品外部环境与结构的环境分析方法有其独到之处,尽管大部分作品可能仍选用自然主义解读(“自然主义”是作者的借用,我也好奇为什么不是现实主义或是什么别的主义)此外,作为本格/新本格的读者,我更愿意把所谓“后设推理”看作一种文学;《九十九十九》很新奇,想看舞城王太郎了。终章收束于由上述五作导出的后设叙事性悬置问题并抛出了典中典之存在主义式选择,《AIR》附录未读//台版翻译略别扭。
命题缩小之后论证就显得很合理,逻辑能自洽而且也很有趣。不过轻小说论的部分例子比较少显得缺乏说服力一些,相比之下使用“环境分析法”剖析游戏现实主义的案例更有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