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狗血了,人物关系乱七八糟,都是亲戚又都不是亲戚,人物行为也前后自相矛盾,甚至可以说扯淡。还动不动就要拐上历史大事,纯属半桶水瞎卖弄。新修版不如不改
犹豫了很久是应该给6分还是给7分,最后还是因为乔帮主加了一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觉得萧峰是金庸这几部小说看下来塑造得最好的角色了。横向对比同为侠的郭靖,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什么考验(考验都被别人担了去),萧峰可谓是忍辱负重而不忘忠孝仁义,真的令人敬佩。本篇对整体的把握比起射雕三部曲要优秀很多,但是每个章节的剧情我不是很喜欢,太狗血了。。。其他还有剧情推动过于刻意等之前三部曲同样问题,可能这也是时代的局限吧。
三主角的故事线带来了最丰富多彩的武侠世界和精彩篇章,乔峰的忠孝仁义正合先秦两汉以来最震撼、最典型的汉文化价值取向,但作者将佛教思想作为全作的核心,却缺乏笔力和思想高度,拖累了全作。
提前被我爹剧透了三兄弟群像和萧峰打死阿朱,感觉好像是非常不得了的剧透……即使被透了也是非常精彩,初三半夜躲被窝不睡觉熬夜看,很上头。这也是唯一一部觉得新修比三联好看的作品,王语嫣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最后新修版果然好死了。
“天笑鹿”三高峰之一。出场群像,地图范围,谋篇布局均一定程度上到了金书最大的规模。第四卷末第五卷初的少室山之战部分,更是堆叠大量矛盾,一次性引爆,一路爆发式展开,力大砖飞的讲故事案例。让能出场的尽数出场,能拉来比的都过上几招,武戏刚平,文戏再起。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层层递进,绵绵不绝。连机械降神都降出了“扫地僧”这么一个国产武侠小说甚至通俗小说史上的经典桥段,使之成为某种代名词。虽说整部小说本质上是由并不十分统一的几大故事线拼合起来的,因此为了促成所有人物故事线的互相联系,也闹出了很多情节上和时间线上的漏洞。有些人物的动机也为推进故事所累。但最终还算是完成了一整幅“天弄人”式的命运宏图,所有大小人物的命运相互勾连,他们的言行、作为、选择和命运的走向,都共同汇流于同样的主题之下,在当时通俗武侠小说的创作中,已经很是卓越,确实可说达到了某种极致。
段誉线看得最痛苦(我的妹妹太多.jpg),偏又穿针引线串联起整部剧情,比起劝诫世人戒贪嗔痴的说理,萧峰在国恨家仇和身份认知的迷惘是更吸引我的议题,虚竹身上亦寄托了相似的信念,段誉那个认爹桥段则只剩狗血了。
大理段家后宫王。//小和尚幸运儿。//萧峰悲情英雄,怪不得TV拿他当主角。//慕容复这大王梦起初只是有些可笑,看到最后一幕,可悲更适合吧。//看了两本金庸的书,感觉其书中人容易走极端,然后不断在强化标签,以至于前期离谱的行为到最后也理解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