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要控制变量,在最简单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然而,在社会实验中,这样的变量就多的多,往往很难获得单纯的结论。
在阅读男女平权文章的时候往往遇到性别对立的话题。在这种话题里往往有一个预设的前提。
女性的权益需要从男性手中去争取,男性是社会主体性别的主要受益者。
然而现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
下面进行一个社会实验(为了单纯得到结果,删去大部分的变量)。
在一个阶级差异非常明显的社会里。极少部分(3%)男性获得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
(70%)男性和(40%)部分女性成为底层的的生产社会资源的劳动者。
(20%)女性和(5%)的男性可以选择依附于顶层异性而更轻松地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剩下的男女在中层摸爬滚打。
在这种情况下,男女性别总体上究竟哪方是受益者?
————————————————————————————————————————————————————
上述是较为极端的情况,现实情况更多的就像如下的环境。
越往上意味着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越往下社会资源越少。

中层女性对中层男性说,你看,顶层的男性比顶层女性多!所以男性是既得利益者,应当让渡更多权利给女性。
中层男性对中层女性说,你看,底层劳动人民男性多多了,什么脏活累活全让男人干,女性才是既得利益者!
由此男女对立,互相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