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流 说: “在行会中有正式成员身份的女师傅,男师傅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师傅的遗孀。”这是参考硕士论文的原话,也符合我论点,即女主不可能成为行会中没有亲缘关系的男画家的学徒的,故事从一开始的设定就是错误的。参考文献近代早期法国手工业行会中的女性——以巴黎手工业行会为例
流流 说: “与师傅相关的女性分为以下三类:在行会中有正式成员身份的女师傅,男师傅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师傅的遗孀”打掉了一句,这是行会中会存在的女性,显然女主不算在其中
流流 说: 重新翻了一堆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画家的论文,发现这部作品中女主成为行会男画家学徒的特例是根据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的经历改编的吧。“索芙尼斯芭的学徒身份是开创了当地画家接受女学生的先例。”(这是参考文献原文)——我就说嘛,肯定是特例中的特例
流流 说: 重新翻了一堆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画家的论文,发现这部作品中女主成为行会男画家学徒的特例是根据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的经历改编的吧。“索芙尼斯芭的学徒身份是开创了当地画家接受女学生的先例。”(这是参考文献原文)——我就说嘛,肯定是特例中的特例
流流 说: 描述这种极其罕见的特例,也可能会让人产生错误认知,让人以为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是可以随意进入公共空间的,不受众人对女性贞洁审视的,不是工匠妻子、女儿、遗孀的她们还能成为非传统女性行业的行会从业人员学徒的。像我之前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说这不符合历史,那不符合实情的,最后才发现这是特例,尴尬是尴尬——,但情况确实不符合我对普遍情况的了解嘛,也希望能严谨地注明说这是根据某位历史人物改编而来,她身上哪些的经历根本不是这一时期普遍女性生活的真实情景,完全不具有代表性,当然也可能是我太认真了
流流 说: 不过,也应该没有谁会像我这样浪费精力地较真吧——
流流 说: 一般这种行会中师傅收学徒的情况是需要师傅和监护人签订契约的,要么收学费让徒弟学艺,管徒弟吃住,要么让徒弟干活抵消学费和食宿费。一些高技术、体面的行业,学徒学费很高。如果这部是根据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的经历改编,是不应该不说给钱的,毕竟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家送她去的是一个当时的有名气的画家手下学习,而且她家境还是挺有钱的,怎么会不给钱呢?但女主好像就只受到了工坊画家的一次刁难后就直接进去成为学徒了,也没说什么学费什么的,先不说这励志戏码多么廉价,这剧情也符合不了实际历史情况啊
流流 说: 我看动画评论说索福尼斯巴家里穷,但真穷的话,是不可能给她交学费送她去画家家里学习的,反而应该送她去修道院,省去高昂的嫁妆才对。我看到有论文说“1532年,索福尼斯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蒙纳,她是长女,有六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是热那亚的二流贵族,母亲生长于富裕贵族家庭。”那她家庭可能是属于边缘化的贵族,但也绝对不至于没落到穷得必须靠她画画赚钱
流流 说: 一般这种行会中师傅收学徒的情况是需要师傅和监护人签订契约的,要么收学费让徒弟学艺,管徒弟吃住,要么让徒弟干活抵消学费和食宿费。一些高技术、体面的行业,学徒学费很高。如果这部是根据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的经历改编,是不应该不说给钱的,毕竟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家送她去的是一个当时的有名气的画家手下学习,而且她家境还是挺有钱的,怎么会不给钱呢?但女主好像就只受到了工坊画家的一次刁难后就直接进去成为学徒了,也没说什么学费什么的,先不说这励志戏码多么廉价,这剧情也符合不了实际历史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