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是轻信别人的人”“不对,错的是骗人的人!”
这大概也是我喜欢动画的原因之一吧,做人还是单纯一点好。
以下是偏题: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又联想到阎锡山“各取所需是圣人制度。各取所值是贤人制度。劳资合一是常人制度。私产生息是盗贼制度。常人多只好行常人制度,贤人多可行贤人制度,圣人多始可行圣人制度。”
改成现代版本大概就是
国情(社会形势)决定人民素质,人民素质(也)决定国情(社会形势)
再看看当今经济衰退,富人有钱花不掉,保有资产如无尽矿山增值再增值,穷人紧巴巴过日子,弹性消费越来越少,压榨到最后只剩刚需消费身无他物。看到贫富差距日趋明显,穷久了穷怕了,难免有人不动歪心思,赚黑心钱;另一方面,资产权贵富久了怕穷了,也难免不动歪心思,搞勾结搞垄断。
结果就是自上而下的阶级剥削,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先不说自下而上有没有仇视、反抗,当年无产阶级搞格ming,搞出了名堂,权力和资产再分配,把自己搞成了特权阶级,自然会防着后来人效仿。所谓先富带动后富都是扯淡,真以为富人傻傻的交出资产和穷人分享?都是拿来忽悠下层人民的东西。)
返回来讲,人民素质变差了,除了反思教育不到位,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当前国情是否不济?冻鳗里原本性格完全正常的好人角色,因为遭遇了残酷的境况逐渐黑化/堕落的故事可不少,你能说这是因为人家内心邪恶吗?人总有善恶两面,再强韧的意志,也难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教育最多只能让人知善恶,并且在理智的引导下尽量行善,但到了现实社会,这点理智根本不堪一击。大多数人实际上心智都非常正常,所谓人心向善,知恶而行,所以才会有“最终,我们都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讽刺的,理想的社会是“无为而治”“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随心所欲不逾矩”,而现实中,人总是要用不断增加的法律条款,不断完善的社会制度,无限多的监督与奖惩,将自己的自由压缩再压缩,才能勉强维持社会的安宁。即便如此,毒财、波薛、忑全、孔不煮溢、滩屋、七炸、鸭破、骑士、群代官戏、囟西风所,种种良知所唾弃的东西,依然围绕着我们。
反乌托邦不再仅是什么文学影视产物,它已经在我们身边。
总结,地球就这么大,资源是有限的,人是有贵贱的,社会是不公平的,阶级是不可避免的,这篇评论是思维跳跃的。但有些东西,还可以做得更好。愿明日的世界更加美好,让我们有条件做回最单纯的自己。
我明明那么厌世怎么还好意思写出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