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开来,还是老生常谈:
1. R即reality,现实的不完全恰恰代表了协调与统一
2. 人看不见其生理/认知无法企及之物,感官只能捕捉光反射形成的表象,行为通过例行公事得到意义。人得以通过连接表象世界而得到意义,牺牲洞察的深度而增加表象世界对人而言的广度,这是来自造物主的恩惠,也是理智的源头
3. 判断事物的工具当中,理性相当于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非实在的本能概念(手表)
4. 性的发生是表象世界之极乐的代名词,混乱,不可控,世界的内部与外部在此汇集
5. 蓝色商人指代理性,红色商人指代与“神”及“般若直觉”的手表
6. 事物的偶然使自我的定义飘忽不定,于是“我”的概念便流淌入自然(既是表象又是内在)与万物的概念互通
7. 一些人不知神,一些人在现实造神,另一些人则通过手表与理性的结合意识到“神就在自我内部,感官捕捉到的表象亦是其延伸”
8. 万物皆是神之恩惠,人被包围于万物中。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本应将自己融入万物,冲破Limit Cycle、达到永恒。但商人关注到无限与有限的对照,在Limit Cycle中沉没
又是R又是帕斯卡又是引过时论文,有必要吗?好的方面没学来不会说人话这点倒是完美复刻,是否也是一种基于表象的Limit Cy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