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哈姆雷特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是好进行分析和具有利己主义,因而缺乏信仰。他整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但是要相信自己,即便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也是无法做到的;只能相信处于我们之外和我们之上的事物。可是哈姆雷特不相信的这个我,对他来说却是很宝贵的。这是出发点,他不断回到这个点上来,因为在整个世界上他找不到他的灵魂可以依附的任何东西;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总是为自己忙忙碌碌,要求别人重视自己;他经常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自己的地位。哈姆雷特怀疑一切,当然也怀疑自己;他的头脑过于发达,以至不能满足于他在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他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但是任何自我意识都是一种力量,由此而产生了他的冷嘲,这是堂吉诃德的热情的对立物。哈姆雷特怀着喜悦的心情夸大其词地责骂自己;他经常观察自己,随时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因此他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所有缺点并且蔑视它们,蔑视自己,——与此同时,可以说,他靠这种蔑视而生活,靠这种蔑视为生。他不相信自己,同时虚荣心很强;他不知道他希望得到什么,为什么而活着,同时又眷恋生活……他在第一幕第二场大声说道:“上帝啊!上帝啊!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的律法!……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但是他并不放弃乏味而陈腐的生活,他还在父亲的鬼魂出现之前,还在接受那项把意志消沉的他彻底压垮的可怕任务之前,他就想要自杀,但是他并不杀死自己。对生活的爱就在这些想要结束生命的愿望中表现出来,所有十八岁的青年都熟悉这样的感情:那是热血沸腾,精力过剩。[引自莱蒙托夫的诗《不要相信自己》]
《屠格涅夫全集》第11卷,18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