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但很干,在户外打球感觉像是溺水了一样,空气里都是欲望胚芽破土的露水味和有些令人窒息但感觉又不错的对未来的些许期待感。在寝室四四方方长2米宽1米的人造茧房里盘着腿点着灯拖着那只从高三用到现在独属于日记的圆珠笔翻开我的小红本(暂定) 准备开始一场心流的探索(其实已经不是红色的了,但小红本就是我日记的代名词)。至于为什么我会在这样环境里,突然拿出手机登上bangumi然后在这里对着屏幕顶着蓝光准备脑力风暴呢。主要原因还是颈椎真的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了,而且我怎么错别字这么多呢,如果写一个字要打开手机输入法对照一下咋写那我还不如直接用手机写嘞。之前也在手记里写过零零碎碎的一些小东西,里面还能加照片加二维码,也是颇有乐趣。有时候想一想,时代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其实还是要胜于那对于怀旧执念的情怀的。或许有些东西的载体总是要变一变了,但总感觉手不摸着那美妙的或粗糙或光滑的植物纤维制品,有些细腻的情感就是不会迸发出来的。不过呢,键盘打字确实快了不少呢,哈哈。回归正传,为啥选择了bangumi这个二次元圣地来记录我的生活或是我的思想呢,怎么说这里也是一个尖酸刻薄主观臆断党争不断的动漫作品鉴赏平台,我这样另一个维度思想的侵入是否有点ky?哈哈也是入乡随俗用点你们的local language不过话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会不知道啥意思吧。我其实也思考过的,b站能不能成为我的感情,或是说我的内心栖息地,我能在这里畅所欲言,撒泼打滚,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了。b站已经既不是一个看番软件,也不是一个社交软件,更不是一个记录软件。b站更想一个社会的缩影,它为了世俗已经鱼龙混杂,不管是高山流水还是下里巴人,它已经从过去需要提纯用户来维护社区环境的颇为高尚的形象变成现在是人是狗都能从它头上踩过,或是为远处的风景,或是为脚下的shit。它变得极为包容,但也使得那些自视清高的人敬而远之。想了想,这其实也反映了社会广大的问题,缺少自我判断能力,环境是时刻在变化的,大多数人的内心其实是不健全的,他们或是缺失安全感,想要找一个可以一直倚靠,托付一身的东西;或是没有信仰,内心空洞无比,在广袤的信息里迷失自我,蚕食着别人的精神废料。所有东西都在变化,其中最该排在一位的就应该是自己本身,过去的永远是过去的,是一缕带着香甜味道和绚丽色彩的青烟,你看着它缓缓飘过,等你闻到味道时,它早已飘去远方,能握住的只有脑海里那飘之不去的美好回忆。人们常说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在我看来,这也并非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感受过了,尽力了,那就好。感受到了那浩瀚心海的一苇扁舟,就去羡慕那剩下的银河,这其实并不好,人性是贪婪的,怠惰的,它会在你没有清楚的意识之前让你陷入潘多拉的宝盒。美好的事物是要避而远之的,因为真相往往是让你失望的。人为何总是陷入回忆的漩涡呢,那是出于理想主义的向往,是逃避现实的精神致幻剂,是美化自己自我感动的道德绑架者。当我真正体验过很多事情之后,我便对那些我脑海里的乌托邦祛了魅。人要从焦虑和抑郁中挣扎出来,能做且做的只有脚踏实地,感受当下的感受,做你想做的。把任何情感,任何期待寄托在非亲人身上时,你要做的只有多提升自己多武装自己,这样当你坠落谷底时,才不会太痛,你才能说感受过了,尽力了,那就好。哎呀,扯远了,刚说到为什么我会选bangumi这个完全不适合记日记的地方写日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zjw啦,看到我那三年前就在看到现在还没看完的凉宫春日,我就知道我其实没那么和zjw一样,上高中那会我最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zjw一个是hh。一个教会我做人,一个教会我做事。总觉得自己高中三年看了一些中二的动漫,高复了一年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扛住了很多压力,到了大学里我就会比别人懂事比别人有眼界,其实到头来我除了一些正常的生活和习惯,没有什么值得别人学习,或是很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小到大总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做什么像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会,琴书画样样精通,其实呢,也就学了点皮毛而已,就小提琴还有在坚持练练,但其实也是上不了台面。就像我学的专业一样,好像啥都学了,其实啥也不会。都23岁了,还是按着别人的意志主导着自己的一切,每天喷国内教育悲哀,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其实就是自己不够强大。以为自己见识了社会的黑暗就懂了一切,这和那些懂一点点梗就要在网上乱叫的梗小鬼有什么区别。世界本就是复杂的,多样的,是灰色的。事情就是有好有坏,人就是有对有错。人们因为各种利益也好关系也好结合在一起,就应该树立起这样的意识,尊重事物的多样性,接受这样的正反面,才能在本能是群居动物,设定是复读机,一辈子通过模仿他人来过活的低等生物里觉醒人性。而不是到处贴标签,为别人板上钉钉,盖棺定论。人想活出自我,要对权威祛魅,要从自我认知里跳跃出来。又扯远了,总而言之,我觉得bangumi应该是个包容的平台,能接受我这样的说的好听就是混血儿,不好听就是杂种的存在。
话说最近迷上了aespa,这在这能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