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驱除(或是检测)业魔的护身符,每个小孩都有,上面有一个“无垢之面”,以持有者的形象出现,特定条件下会融化。p(1-4)
→位置:发生在夏日野营后,五个人重新聚首、到被奇狼丸追逐之前。(TVep7)
→推测:比起所谓的护身符,可能更倾向于是对业魔的检测工具、或是监视小孩咒力情况的工具。




2.全篇结尾中,早季对斯拉奎所说的“夏日野营时,已经和奇狼丸串通好了”。应该指的是斯拉奎为男女主带路逃出奇狼丸营地时,就已经和奇狼丸串通,在时刻泄露他们行踪了。(p5)

3.早季一行人从奇狼丸营地返回村镇后,第一时间就被拦下,吃下了可能含有类似”吐真剂“之类东西的早饭,然后逐个接受审问,并被删除记忆,未能提前恢复咒力的三人,事后还发烧了一阵。(p6.7.8)



4. 守的母亲有着和真理亚一样的稀有红发,可能来自遥远国度的同一个祖先(苏格兰与爱尔兰人有比较突出的红发基因,约为10%)。守的母亲在他幼年时已经去世。守每天早上都会横跨整个神栖66町去接真理亚。(p9.10)
→推测:守比TV中表现得要更痴情一些,而且这种痴情可能来自于某种恋母情结的代偿。(与真理亚暗含的”圣母“之意相呼应)


5.小镇上虽然在完人学校时期,就鼓励同性交往,支持性接触,但因为异性性交破处,依然会受到退学的严惩。(p11)
→推测:可能是为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以适应氏族公社中小生产、分配制的基本情况(前文有说小镇上不存在货币经济,是按需分配的模式),也可能为了控制不安定(恶鬼和业魔)咒力因素。

6.肆星首次来学校探访,查看咒力训练情况时,视线在真理亚身上停顿了一会,早季觉得他是在欣赏真理亚的外貌,而非技术。(p12)
→推测:由于本书是”自传-回忆录形式“的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带有高度的主观性,所以此处比起真实情况,可能更接近于早季心理活动的自述。个人猜测由于当时早季与真理亚是恋人、而真理亚在设定上极美且引人注目,因此产生了嫉妒、或是占有欲一类,很具有青春期特色的情绪。

7.原作中对两人的真言有明确介绍,觉是虚空藏菩萨,瞬是大日如来。(前者为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司智慧、功德。后者为藏传佛教的根本佛,占有最高地位,引渡众生走向解脱之路)(p13.14)
→推测:两个真言与其对应佛教人物,都对故事中的角色有着明确、且直接的暗示,比如朝比奈觉的”觉“字,为醒悟之意,与虚空藏菩萨主司智慧相呼应。


8.选择值班委员时,真理亚已与守互相选择。(p15)
→推测:结合上文守的付出、两人身上暗含的隐喻,实际上这一对之间的羁绊,在原作中要比动画版强烈不少,真理亚后续与守一同出走,可能并非存粹的无奈之举。

9.守出走前被猫怪袭击,但在无意识、且未看到猫怪的情况下泄露了咒力,击退了猫怪。早季本人也认为这是业魔化的倾向。(p16.17)


10.守与真理亚离开雪屋时,痕迹大概是使用咒力清楚的,说明此时(以及后续早季二人进入斯拉奎营地时)守和真理亚应该还是安全状态。(p18.19)
→推测:二人被斯奎拉抓捕应该发生在这一事件之后,由于全体归顺的化鼠都接收到抓捕二人的命令,且斯奎拉势力不断扩张到除大黄蜂以外的神栖66町全体部族,因此最终二人在搜查中落入他手,确实只是时间问题。(原作中骸骨是失踪后2.3年才上交的)


11.早季和觉在斯奎拉营地看完女王惨状后,于洞穴中交谈时,明确提出咒力的根源就在前额叶,摘除此处后人类就无法使用咒力了。(p20)
→推测:据此基本可以猜测到,斯奎拉对真理亚二人进行了前额叶剥除手术,否则难以囚禁如此长的时间(至少大于10个月的怀孕周期)

12.觉和早季在收到真理亚信,得知寻找真理亚二人无望后,于山洞中过夜时,觉透露了两个与咒力来源相关的假说——”太阳能量“、”量子论“。(但当时觉的主要目的是为早季缓解情绪,且考虑到其人物性格,此处真实性待商榷)(p21)

13.上文之后,早季和觉在雪洞中交合了,动画只是隐晦地描述,而原作中有2页的详细描写。比较特别的是,二人均是以对方为媒介,在精神上将彼此当作”瞬“的替身。(p26.27)


14.原作里,“委员会讨论中,揭露真理亚和守遗骨为真“与”夏日祭当天早季看到幽灵、恶鬼、遇袭“,是作为两个单独段落,以逻辑和时间顺序先后出现的。(p22-25)
→观点:在动画中,与原作不同,选择对这两部分做了分割、交叉处理,用平行蒙太奇的形式交替叙述两个部分,最终在”遗骨为真“处,达到重合和高潮,同时完成对战况、死因、看到幽灵,三件事的解释。并在视听的垂直蒙太奇冲突里,产生了新质——即对真理亚死亡的情绪深化、以及对斯奎拉形象的再塑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到此处相当意难平的原因,本质上而言,委员会的讨论部分,负责叙述大黄蜂战败原因、交代二人死亡结果,相对理性客观。而夏日祭的部分,则负责抒情且主观化。而TV的改编,将这两部分完全结合,由此为真理亚的死,加上了厚重的砝码。
算是我觉得动画版唯一一个处理超越原作的地方。




15.愧死结构,是由咒力引起的自杀——确实只有有咒力的人才会愧死。但不意味着只有使用咒力杀人,才会触发愧死。因为以而触发形式而言,是咒力引起的心跳停止。而以触发机制而言,是”伤害认知上的同类“。本质是物理和心理认知两个维度的差异。(p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