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或许是的,也许大概,这些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些问题而做出的回答,它们要么具有肯定的力量,亦或者是某种猜测哪样,但都没有直面问题,只是在做一味的逃避,把希望寄托于那个虚无缥缈的未来,等啊等,未来到来了,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就像是我目前再说一堆废话,没有去回答问题本身,读者却依旧期望得到某种答复。
田中罗密欧,让玩家直面孤独,直面那种无助。戈多则是一种荒诞的生活写照。如果不细心去思考,去发现,我们都会忽略这种情况,即等待的那种无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刷手机,打开又关上,往上刷一下,往下刷一下,看一会儿聊天信息,放下手机把头捂被子里打个滚,把希望寄托于有人能够给你回消息,亦或者是寄托于某个惊喜,总想让现在的处境发生改变。欲望,它或许异化了,又没有异化,他首次发生时,是一种惊喜,实在界的创伤,但是当它开始重复,就得到了符号秩序的认同,届时也就失去了那种惊喜,那种创伤,戈多又何尝不是这种创伤?
最搞笑的莫过于,没人知道戈多是谁,也不知道为何要等待他,这就和我们的生活一模一样,我们不知道我们该干什么,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明天”亦或者是真理’意料之外的东西。戈多作为一种隐喻,它的到来意味着主体得到解放(享乐),但是戈多永远都不会来,主体也只有在漫长的等待中开始荒诞,重复于无意义。就像欲望那样,或许欲望的戈多会到来,倒是我们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永远在等待新的“戈多”。戈多不会真正的到来,人类的解放也是如此,但颠覆性的力量就在于,是否等待,转为主动寻找戈多?人们不再等待,不满足当下,开始寻找新的欲望,戈多永远都不存在,这或许是全新的一种“等待戈多”,但人们只要不断的寻找(抵达)戈多(真理),人类就能迎来不断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