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Glommist »日志
拙评


2024-12-14 19:12 /
这部漫画我看完貌似已经过了一年多,这一年里也重新看过很多次,一直想写点东西,但一直下不了笔。刚巧最近看了一些书,书里的思想和漫画的内容有些重合点,我意识到我确实得写下来了,免得后面忘记。

漫画开头:优太说 **“另外,妈妈可能真的快不行了……我……我还没发完全去思考这件事……所以,也不悲伤……不……我很悲伤。很悲伤。”** 这一段面对镜头的独白,让我想到了加缪笔下的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的默尔索。这两个人物确实有许多的相同点,他们同样的违乎常理,同样的行为思想难以被常人理解,可以说他们是极其相似的两个人,但是这两个人的结局却完全不同:一个仍然坚持自己的荒谬,继续走下去,一个成为了死刑犯,命丧刑场。那么导致不同结果的变量是什么呢?这一点上,我认为主要在于:优太并没有默尔索那么的荒谬,默尔索是一个纯粹的“荒谬的人”,而优太不是:证据就是优太还有电影,还有回忆,还有怀念,荒谬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正因如此,我认为优太更像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那么导致优太没有成为荒谬的人的重要原因:电影和回忆。似乎成了理解《再见绘梨》的关键和核心。

那么,就来看看原作对于优太的回忆的叙述:**“优太,你已经能够自己决定要怎样回忆起一个人了。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厉害的事。“** 很久之前看过余华的一片文章《爸爸出差时》,大致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貌似有着这样的内容:人总是会在无意中美化自己的回忆,把过去的一切想象的无比美好,以至于过去的一切都丧失了真实性,当你和与和自己一起亲历这段记忆的人一起回望时,他可能对你说的话表示诧异:“我们有做过那样的事情吗?我们有看过那样的景吗?”我们的回忆就像是电影,我们再自己的脑海中一遍遍的对其进行重构和剪辑。而在这种回忆和剪辑中,回忆获得其质量。那么即时的,真实的影像记录又如何呢?如果真的把你的过去拍成了电影,再在很久之后,在你已经在脑海中将回忆美化之后,将真实放给你看,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回忆与眼前的电影大相径庭,我觉得我很难不保证自己不会万念俱灰。这就是优太厉害的地方,优太在即时拍下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无论是对自己刻薄的妈妈,还是戴着牙套眼镜,脾气不好的绘梨,在优太的镜头和剪辑下,都是美好的,优太能保证自己的电影是美好的,是一定和自己未来的回忆相契合的,这样的电影才不会破坏未来的氛围感,才不会破坏可能你赖以存活的怀念。优太拍出了安德烈·塔克夫斯基口中的 **“高层次有趣电影”** ,这位俄国的电影人说: **“回忆对我们来说很宝贵,也难怪回忆总富有诗意的色彩”** ,**“不能丢失那种独特的情感氛围”** , **“记忆中的诗意总是现实摧毁”** 。优太记录的美,不会破坏时间尺度下的现实。

其实上面所说的,已经可以表现《再见绘梨》这部作品的核心了:以回忆来消解悲伤,以电影来对抗现实。**“身边的所有人都会先你一步而死……父母、恋人、朋友、都会比你先死。你不会对这种人生感到绝望吗?”** **“我想,上一个绘梨一定很绝望……但我不要紧。因为我有这部电影。”  
“每次观看,都能和你相见。不论我忘记你多少次,都能再一次将你想起。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由于事故失去了全部的家人,孤身一人,想要寻死的优太,再一次遇到了吸血鬼绘梨。这是他们重逢后的对话。此时的优太已经认识到了世界的荒谬,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剥离,他 **“残存的灵魂已经无法再承受别人的死亡。”** 此时,绘梨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一个新的绘梨。这次的绘梨就像他们初遇一样,再一次拯救了优太。是的,优太还有电影,他还有与绘梨一起度过的2728小时的视频。而那电影是过去的优太留给自己的回忆,与自己本身的记忆契合的回忆,于是犹太在漫画的结尾,让痛苦和自己的幻想淹没于爆炸,自己带着回忆和电影继续前进。

这同样让我想起了加缪:加缪认为荒谬的人在面对陌生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现实时:要么选择跳跃和自杀,要么就像西西弗斯一样穷尽自己的苦难,或者像唐璜一样穷尽自己的激情。加缪把这西西弗斯称作荒谬的英雄,足够说明这种荒谬的反抗的困难性,简简单单就做到了一件事的人不会被称为英雄。那么意识到荒谬和痛苦的非英雄的人,如果不想要自杀,或者由于懦弱不敢选择自杀,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跳跃,要么转向神学,宗教,把自己的未来和永恒完全托付给上帝和神;要么在怀念中消解悲伤,在回忆中与自己和解,显然,优太选择了后者,藤本树选择了后者。  

那么现在就有一个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样的跳跃是否是一种软弱和逃避和对悲惨世界的妥协呢?还是加缪:不是,这是创造,而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反抗,所以这种在怀念中消解痛苦的方式可能只是一种表象,真正起作用的是创造,藤本在创造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苦难的反抗,并把创造的结果呈现给你,供你消解悲伤。我们作为读者,在感受作者思想的途中也完成了类似的创造,我们创造了回忆,让自己有了怀念。虽然我这种一直提到“回忆”的做法并不符合加缪对荒谬的人的定义:“无关怀念,无关永恒,穷尽激情和苦难”。但是不管怎么样,对现阶段的我来说,这是有意义的。  
  
  最后用藤本树在他的另一部漫画《look back》的动画化访谈中说到的话来结束我这么一段浅陋的理解:藤本树留言:**这部作品(《look back》)是为了强行消化自己内心无法消化的东西而创作的、关于是否能够通过漫画来消化、我也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在将这部作品动画化的过程中、我感谢许多人的参与、押山监督是动画宅不会不知道的怪物级动画师、作为阿宅的我很期待能以动画欣赏到这部作品。**   《look back》和《再见绘梨》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它们都给读者了一条消解悲伤的路,只不过《look back》更偏向于**幻想** 而《再见绘梨》更侧重于 **回忆** 。不过这里就不再说《look back》了。
  
  
ps:本人对藤本树和所提到的所有作品和作家都说不上理解,如有谬误,多多包涵。同时感觉自己其实还有很多感受没有写出来,或许我确实没有其他感受了吧。
Tags:书籍
#1 - 2024-12-14 19:38
aozaki-[A]lice(愿各位的旅途充满诅咒与祝福)
好好好

关联条目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