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以为是“可能性”(四年前的想法),原因如下:
1. 在第二季有人对理奈说,我和你不一样,我可以唱各种歌,而你的职业生涯已经为你定下了基调。
2. 以1为基础,理奈确实不具备可能性了,而由琦是刚出道的新星,英二因此对其感兴趣。
然而这个论断有一个致命盲点:英二为什么对那幅画哭泣?那幅画是他的创作动机,也是他搞错了一些事实的源头所在。似乎“可能性”这个解释没法与画产生关联。
进一步,英二追求的是“纯洁性”,原因如下:
1. 理奈和英二从小一起长大,在没成长起来之前,理奈确实依赖着英二,但随着理奈成为当红歌星,变得更加独立与雷厉风行,有很强的独立判断能力;相比之下,看不穿理奈退社的由琦似乎太过于单纯了,但仍然有很强的能力和追逐梦想的志向,英二喜欢这样的“纯洁性”。
2. 英二在外国看到那幅画后哭泣、弹唱,说明了这幅画就是其想要唱歌作曲的初衷,但在这过程中似乎弄错了什么东西?
我认为这个解释是合理的,但是到底弄错了什么?是性吗?
首先假设,我认为英二应该不是那种对性很渴望的人,而且似乎编剧也并不是这样想。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依赖性入手。
从那幅画开始,英二以为自己是为了“纯洁性”这个概念而作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失去对理奈这样的“老油条”的主导权,故找到了由琦这个替代品。然而,不仅是由琦在钢琴曲上的改编甚至是替换让英二意识到了由琦也要离“纯洁性”一词远去,由琦与冬弥的相处也反映了由琦的成长。这让英二开始焦虑。
在那之前,其实从“伪”画事件也可以看出英二大概也是发现了这点,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动机非常模糊。然而,在这时是有一个点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自己对由琦的付出,以及由琦在“钢琴曲改编”一事之前尚未发掘的叛逆。自己对由琦的付出是依据过去的“纯洁性”概念而进行作曲。在这层意义上,英二确实是为可能性而作曲。因为可能性本就与纯洁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这时英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他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他没有想到那幅画是女社长做的局,更没想到的是自己被误会偷税漏税。虽然后者好说,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了自己把理奈卖了这一事实,还有可能把自己一直以来为此努力的由琦的职业生涯给破坏掉。显然,两人的联系就是由琦的职业生涯。失去此物,他的创作动机也将彻底丧失。
所以在由琦拥抱他的时候,他想永远留住由琦。此时,由琦对英二是非常感激以及崇敬的心理,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英二在亲上去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逃开(因为并不是厌恶的心理)。然而想到冬弥,她还是推开了,从这一点来看,由琦还是比冬弥有原则的。(虽然人家单纯,但人家确实追求了冬弥那么久,这一点很符合人设;反观冬弥一直把由琦当空气,转而对所有自己认为的女神付出。)
这时,英二就已经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坚信着自己是为了纯洁性而作曲——即使有“伪”画事件,由琦也没有离开他。他说服了自己目前就是为由琦的纯洁性(之前是理奈的纯洁性)而创作。然而,这一推让他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不是什么纯洁性,而是那种占有欲。那时候为那幅画歌唱,是因为想要占有,不是性方面的,而是对人的掌控,当然,为什么要掌控我们并未知晓。我个人倾向于艺术性的解释,也就是掌控对歌曲的主导权,掌控别人必须唱自己创作的某首歌,以能充分向大众表达自己的心情(即使别人并不清楚)。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对理奈说:你的职业生涯已经为你定下了基调。这句话实则暗示了理奈是英二歌曲的傀儡,但随着理奈的独立,一定会前往更广阔的天空,而不拘泥于英二这一个人。这就是理奈即将/已经失去掌控的事实。由此之鉴,由琦也最终会脱离掌控。
因此,当他发现自己的创作动机早已不是“纯洁性”而是“占有欲”之后,在“伪”画事件早该放下的他,主动去自首了,因为他已经没有创作的理由了。那个女社长最后也帮英二摆平了案件,英二发现自己没有创作动机,也无法再和由琦见面,干脆就直接坐飞机溜了。
当然,那个恋色空是为谁而做的?我觉得是理奈,英二应该是有所愧疚的,不过当时的他为了自己的理念也就顺着做了。他确实就是那种为了自己的艺术能放弃一切的人。
至于如何判断英二不是为了性而亲吻由琦,我认为很简单。假如他真的是因为性,他对冬弥的态度就绝对不是那样。至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想把由琦打造成艺术品这一点,但最后演化成了私欲,这是创作中最不可持有的东西,也是他离开的原因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