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arcane第二季,蔚边缘化程度高到即使删了这个角色都几乎不会让剧情走向产生变化。第一幕如果没有蔚,凯特琳肯定不敌和赛维卡联手的金克斯,复仇的失败仍然会让她变成安倍撒扶持的傀儡。第二幕即使没有蔚,金克斯也会和狼人范德尔团聚。凯特琳对安倍萨的背叛也绝不是因为蔚的出现而一时兴起。第三幕的平行宇宙更是用蔚的死作为蝴蝶效应的开端让双城变为和平乌托邦,看起来恶意满满。而主宇宙守卫皮城时的作用更是不如超级兵,因为她真打不过被微光强化的诺克萨斯小兵。第一季蔚能成为影响金克斯动机的重要因素,而连这个作用都在第二季被哑巴小女孩伊莎剥夺了。事实上蔚在第二季出现的时长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却如此"没用",意义何在呢?我认为编剧有意创造这样一个失败的角色体现宿命感。
蔚其实是第二季最有人情味的角色,对于身份,立场和未来,坚定过也迷惘过,内心曲线的刻画是最丰富的。且她的优秀品质不曾消失:她依旧独立,坚强,为他人着想,她之所以事事不顺,根本原因在于她有作为普通人最质朴的矛盾和情感,却没有得到作为虚拟作品主角应有的成长属性。艾克在第七集提到:"想要前进一步,意味着必须抛弃点什么"。这似乎是本作试图展现的主题:"抛下一个重要的东西,走出循环。" 艾克抛弃了美好的平行世界拯救主世界、凯特琳抛弃一只眼守护皮城,梅尔以弑母捍卫自己的心血、驱逐黑色玫瑰为家族报仇。金克丝抛弃身份,实现自我认同。维克多杰斯双双飞升终结海克斯。辛吉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为最大赢家。只有蔚,她的妹妹,父亲,爱人,身份归属,道德大义一个也放不下,到了关键抉择的时期变得优柔寡断,所以什么也没做到。这种真实的性格正好使得蔚可以被用来作为和主题相悖的反面角色。前面的这些角色会被放在某一时刻展现魅力和高光,他们会在这一时刻突然有着超越普通人的觉悟和能力,哪怕是广受争议的蔚凯做爱片段,也是因为凯特琳以圣母般宽广的心胸放走金克丝,从而击穿蔚最软弱的内心防线。而把蔚这样一个思想上没有圣人一般的觉悟,战斗力也不足以扭转任何她想改变的局面的普通人拉到银幕的的最中心,则更可以衬托其他角色的成长,显然是刻意为之的。
本季有两个分别服务于金克斯和蔚的工具人属性角色:伊莎和持盾大叔洛里斯。同样是用来给主角的精神造成打击,fortiche用精心设计的慢镜头,音乐和演出给伊莎举办巨大的葬礼,却只给洛里斯几秒被乱箭射死的特写,冷酷无情。蔚曾有一秒把洛里斯幻视成范德尔的镜头,这便是洛里斯在第二季存在的最大意义,编剧要在最后一集让蔚目睹"爹"死两次,用最冷漠的方式完全把这个角色推向谷底。
编剧当然知道这样的后果是什么,而蔚自己也知道,在又一次因为对范德尔的留恋和无能"害死"金克斯后,彻底颓废。最后在爱人凯特琳家无所事事地哼着歌,并在收尾镜头亲口说出编剧苦思冥想27小时的神台词"我是你指甲里的泥,怎么洗都洗不掉"。这句话充满了卑微感,之前不屈斗士的形象完全崩塌,比喻的恶心程度也符合一个蹲了七年牢的精神小妹说出的土味情话水平。相信很多观众有被雷到,有人说这是双关祖安皮城的无法割舍的关系,我觉得没有意义,因为最后两集早就抛弃了对阶级关系的讨论了,没必要强行升华。这句话更像是蔚打破第四面墙,叹出对悲惨命运的妥协,或许自己才是那个jinx,永远做出错误的选择,剧里沦为凯特琳等其他角色的陪衬,剧外沦为戏份多到抠不干净遭观众嫌弃的指缝泥主角。整篇文章的逻辑其实都是从这句台词倒推的,因为如果没有这句收尾,我完全倾向于编剧由于剧情线过多无力收尾而淡化这个蔚这个角色。但正因为这台词过于猎奇,才开始思考蔚身上被赋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