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秘密距离瑞希这一年左右的时间中,留起了长发,穿起了喜欢衣服。在高中的开学时,便在班级中,
公开了自己的事情。他这一次,打算贯彻自己,没有逃避。当然,即使他做了些心理准备,也依旧是经常不去学校上课。但相较于初三那年,已经是好了很多了,
堂堂正正地穿可爱衣服,光明正大地绑可爱发型。嗯,我想这是因为他找到了,缓解孤独的良药,即25时(外因)。以及他那想挣扎至最后的意志(内因)。凭借着这股心理能量,瑞希以他最“纯真”的样子回到了现实世界。
只要还是以网络作为媒介,
瑞希就能一直对25时回避自身的问题。当然他也知道,线下见面迟早会来,我想他也会为线下会做些心理准备(虽然很可能准备了,也没法说出来)。但由于初音未来(miku)和无人世界(sekai)的存在,第一次的见面来得实在太突然,根本没有条件准备与坦白,这么一来,瑞希就
错过了第一次向大家坦白的时机。而其不完整的,不真实的形象,就这么刻入了25时大家的脑海。
此刻,由线上网友转到线下熟人,瑞希与25时的关系发生了
质变。原本,网络上交流的大家,转为线下朋友,瑞希已然失去其先前短暂的安心感的来源,
“网络的匿名”。瑞希不得不开始
重新思考自己,该怎么做。不过对线下见面,瑞希其实也是期望着的,他期望着真正的朋友关系,那这便是
他与25时的关系,迟早要面对的一环。

#######明明不把自己的事说清楚,就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瑞希否定着自己的隐瞒行为,清楚知道自己应该说出来,为了属于他的
真物。但心里的恐惧始终阻碍着他的前进,
危险!危险!危险!重要的休憩之地,有可能就因为一个坦白而土崩瓦解;重要的人们,有可能就因为一个坦白而远离自己。
瑞希并不是没有自信,只是凭借他那微薄的自信,完全无法下场如此之大的
赌局。赌上,
名为“25时”的“伪圣域”。杏(an)不是一个能够独占的对象,类找到类的新居所了,姐姐已经不在身边了,对于瑞希,25时几乎是他在孤独中“取暖”的唯一途径了,
他无可救药地想和25时的大家在一起。同时也
无比渴望,真正的理解。想要后者,就必须赌上前者。这对瑞希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但即便是不说出来对瑞希也是痛苦的,“不说出来就不是真正的朋友”“被知道了,一切就完了”,矛盾在瑞希的心中打起了转。比起得到什么,人们往往更害怕失去,瑞希也不例外,在激进策略下
选择了自保。
既然失去越重要的事物越痛苦,那只要,这份关系没那么重要就好了吧?
(恐惧*回避依恋型,一面是渴求认可,一面是害怕否定,本质是对自己不接纳的一面浮现并占据主导位置)瑞希,心里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为了不在事情败露之时,体会到更多的痛苦,他开始了一些对25时成员的
回避行为。制止过分接近25时的自己。绘名(ena)邀请一起去野餐,试图制止自己参加。(22期)在街头上看到奏,试图制止自己去主动接触。(26期)未来关系破灭的景象在瑞希的脑海挥之不去,瑞希已经见过很多次类似的情况发生,坦白然后被说些“同情”与“安慰”的话(
虚假之物),甚至是直接的“言语攻击”。
过去的经验,与自保的欲望层层压迫着瑞希。我得和大家保持距离……
我想和大家在一起……越是与大家亲近,失去时的疼痛就愈发痛苦。但,孤独的瑞希本能地渴求着与25时的交流。他尝试了很多次,限制自己去更多地接触25时的大家,但最终都还是放不下25时的大家,真冬(mfy)帮完,帮绘名,再帮奏,接下来没人帮了。你告诉我瑞希怎么解释呢?
跑,跑都跑不掉了。

#####真是的,我在做些什么啊。为什么,会去和大家牵扯这么深……
接近大家---->矛盾增强---->想逃跑---->想和大家在一起---->接近大家---->……能忍受孤独的人,可能逃跑之后,循环链就断了。但恰巧瑞希的心理结构上难以做到忍受孤独,
他需要外界来获取心理能量。简单来说,瑞希是E人(ESFP)。复杂来说,瑞希的超常的审美与察言观色,来自于,其自小习惯性地直接观察并感受外界(一切都要从姐姐的缝纫机说起……),
积极从外界获取信息是他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伴随这种矛盾感,瑞希从25时的关系中汲取的不仅仅是“甜水”,还有痛苦。
宛如,将手伸进荆棘之中,摘取果实。一边忍受着疼痛,一边啜饮着鲜美的汁水。那么?荆棘之路通向何方?(第二章,
补充:个人对瑞希最为喜欢的点,莫过于其身上的反差感。为了消解孤独,在交际的痛苦中渴求他人。
“绝望”与对“生”的渴望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很好表现出,瑞希线
生存这一主题。纵使是隐瞒,逃避……多么卑劣可耻的手段,在追求
生存面前,都会显得崇高,
因为生命就是如此崇高的东西!塞いで曖昧 知らん顔
こうやって繋いでいられるなら
いたい いたい のどっちだ -----《
アイディスマイル》
瑞希一箱书下的歌词,写得很好,推荐感受下,嗯……但我不会解释
瑞希面对“一般人”大多以“自我接纳”为中心,他能说,
我就是我自己,我就是想这么做。但,面对25时不行,
因为25时过于重要,瑞希不能接受失去25时。
①瑞希喜欢25时的大家,想和大家在一起,和大家在一起久了(
沉没成本高)
②25时具有
不可替代性(瑞希没有除了25时外的休憩之地)
③瑞希对25时寄托了自身的希望(25时对瑞希来说是一种
“未来”的意象)
意思是,如果25时这段关系也失败了,那么瑞希追求的“
理解”将被彻底视为不可获得之物,25时这段关系是
瑞希的一次尝试,爱自己,爱这个世界的尝试。不能失败的尝试。)
继续阅读请点击: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