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kronprinzenwerk »日志
前后《アイカツ!》,在历史意识变迁中,消解掉的活力源泉。


2024-7-26 13:23 /
历史意识,或称时间意识。在本日志中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结构,并以现在为锚点。本日志将以此解释在《偶像活动》的长期放送中,失去了一年目所富含的“活力”——这一现象。

正文:
首先谈谈被我加以双引号的“活力”一词。在《偶像活动》中,我将其辨识为一种“从历史的同质化流变进程当中逃逸出来的力量”,与一种“在过去与现在的双向关系结构中流露而出的自我关怀”。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际间自然流露的关怀,但第三种并不是本文会涉及的部分。
前者所提的“从历史的同质化流变进程当中逃逸出来的力量”,其理论基础是文化现代性的合理化理论,或称文化现代性的枯竭并凝胶化。作为感觉去理解的话,这方面主要是体现在演出、人物的小演技上。可以说:这种力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新鲜感。

后者“在过去与现在的双向关系结构中流露而出的自我关怀”,其理论基础是本雅明的弥赛亚时刻,它将从现在投往未来的期待视野,扩大到过去与现在的关系结构之中。对理论不感兴趣的朋友,请跳过说明,直接看本段标黑的部分。这种特殊的历史意识,否认了历史作为本体论维度的连续性,否认了一种现代性的激进未来取向。强调通过回忆、在弥赛亚时刻对过去未竟之事的缓和,并从过去与现在的双向关系结构中,从普遍历史意义上的团结的交往关系当中——从每个人、每个时代的人当中——获取救赎的力量。本雅明的弥赛亚时刻,是一个宏观并独特的“现时”。而我在本文中,会将其置放在个人的自我关怀的维度上。从感觉上去理解的话,这一点则显现在比较深刻的宏观维度:这种自我关怀消解着合理化的社会现代性潮流所带来的多重压力。

然后回到作品上:

从一年目到第二年,再到大空明世代。一种历史意识随着作品的演进发生着变化。其分界点是难以辨识的,我会以一种暧昧的“趋势、潮流”的角度进行说明。并以^EP**标记动画中的关键章节。

第一阶段:
作品范围:一年目全期与之后的部分单集。
理论性叙述:从过去(期待未来)与现在(回应过去)的关系结构中,涌现出面向未来的期待视野。过去未竟的期待视野是需要在现在被“拯救”的,这构成了现在的历史行动责任,并作为一年目全剧流变的核心驱动力。
——结合作品:“憧憬会转化为力量”这个一期的核心标语,在此并不是一种激进的未来取向,它并不只是面向未来的期待。它作为一种戏剧驱动力的原点,根植于全剧当中。星宫草莓与偶像活动、与美月的邂逅(^EP1),它作为过去的回忆将当时未竟之事,作为期待视野投射到作为(相对于过去的)未来的现时之中。这样的过去,它与面向未来的期待视野一样,塑造着现时。同样的,位于现时的星宫草莓在回望过去,从中汲取前进的活力之时(^EP24;EP75),也在通过回忆缓解过去的遗憾,重构着历史的碎片,赋予其新的意义,使这些回忆保持着鲜活的活力(一年目全剧)。过去、现在、未来,其间的多重双向关系,它们不断地重塑着它们之间的格局。并消解了一种主体论维度的效果历史观。其间产生了一种解中心化的消解力,用以反抗(面向未来的)责任的不断集中。这个历史行动责任被分散于整个历史维度之间,分散于现在、过去、未来的复杂关系结构之间,分散于全剧50(或75集)之间。

第二阶段:
作品范围:一年目之后,并排除部分单集。
理论性叙述:从现在(期待着未来)与未来(乌托邦的此岸化)的关系结构中,演化出一种激进的未来取向。过去是需要被超越或扬弃的。在这种激进的未来取向中,现在是由对未来的期待视野所塑造,过去仅仅是历史经验的堆积处。
——结合作品:“憧憬会转化为力量”这个一期的核心标语,它也许是被历史的同质化流变进程劫持。转化成一种激进的未来取向。在剧作上对一期遗产的激进否定,在稳妥中寻求激进变革——这种本应得到夸赞的创作思路,它与一种“期待视野中的目的合理性”结合,成为了被合理化历史潮流同质化的对象。在偶活动画当中,或是一种更普遍的、叙事的思维惯性中,对传奇、对本质、对超越性的心醉神迷。构成了一种以超越假面舞会,成为传奇偶像为目标的剧作趋向。富有灵性的叙事因此被消解,它被面向目标——如何在剧作上导向这个目标——所集约。在此,戏剧中的她们,也丢掉了一种自我关怀——通过回忆等手段,由现在面向过去的自己关怀。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复杂关系之间,汲取弥赛亚力量的剧作,也变化为字面意义上的“憧憬会转化为力量”——仅仅是面向未来的期待视野塑造了现在。仅仅是激进的未来取向,成为了剧作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因此,二期中的部分单集、回顾过往的单集(^比如EP75),它们在泥泽一般的剧集环绕下,显得格外耀眼。

第三阶段的大空明世代,则是前两者之间的折中案——激进地拒绝过往遗产,又只是在表面形态上保留了一期的传统情节。

小结:二期叙事主线中的她们不再去拯救过去、回应过去的自己,过去的遗憾无需再被填补。过去仅仅是经验,现在也只是过渡,一切都向着明天,向着这种时间意识所许诺的此岸乌托邦。——因此,明天会更好。——它成为了一种信念,在时间箭头的牵引下很快就会被遗忘的信念,一种不会由未来的自己来回应的信念。这种激进的未来取向,在更加接近主流文化的东映那边、在Q娃之中尤为突出。对此我想说:无论社会如何进步,能够拯救自己的内在精神与道德健康的,只有源自他自身的精神变貌。而非这种现代性的乌托邦信念——也许正因如此,我,甚至是“我们”才会对源自于偶活一期的“活力”、散布于偶活全系列的“活力”心醉神迷。在二期简评中提到过的一点是:偶活一期成为了一种doremi,日升的doremi。我们乃至制作人员总是在其后续作品中,追逐着它们的幻影。万幸的是,偶像活动10th回应了这个期待,回应了这份关怀。

————
最后,以剧作与观众的关系的角度,统合上述内容:
在早期的偶活之中,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格局是平衡的。这种格局提供了立体的戏剧时空。但这种平衡也意味着将责任的不断集中于作为支点的“现在”。不过创作者巧妙地——却不一定是有意识地——将这种责任带来的压力,消解于戏剧空间之中,避免了把压力投射在观众之上,也没有作为一种权力意志的投射,要求观众去做什么。

而在后续的偶活之中,过去与现在那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被转化为“现在”对“过去”的单方面诠释。它抽离了这种压力——过去投向现在的压力——,它仅仅以面向未来的期待作为戏剧的内在驱动力,并使全剧只受到源自面向未来的期待视野所带来的压力。过去被淡化,现在(过程)与未来(结局)的关系,塑造了现在。戏剧中,责任所带来的压力,被抽离了一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于是戏剧本身变得松散,又安于舒适。与制作组的意图塑造轻松的综艺式景观,这一意愿背道而驰的是,这反倒为观众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为本作既失去了从历史的同质化流变进程当中逃逸出来的力量;又失去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结构中流露而出的自我关怀。——也因此,观看降格为凡庸之作的偶活,成为了一种带有压力的作业行为。


——————————————
追加:

转换为媒介性角度进行诠释。

一期:
立体的“当下”,来自过去与未来两方的力量,使之脚踏实地的立足当下,向前展望。
向前的动力:以美月为目标,并对美月进行详实描写。而美月又以假面舞会为目标。无论是美月还是假面舞会,在一期里都是鲜明的、时常被激活、询唤的形象。并且,憧憬一词,本身就是立足于当下往前展望。对“憧憬”的演绎,赋予了登场角色们更真实的张力、鲜活的活力。而非“希望”之类的能指链那般,通过许诺光辉愿景,拉扯着“当下”向前的力量。“憧憬”源自当下(现时)的人物内在力量,不会武断地割裂过去、现在、未来的复杂关系,因此不会破坏剧作内部的现实感,又自然而然地赋予前进的动力。人物间的相互憧憬,并非是对胜利之果的许诺,而是专注于彼此联系于当下的真实感受。全剧让登场人物们生存于现实的生活质感之中,同时,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情感的醇厚,而非空洞地一味追求未来的美好愿景。使全剧被“脚踏实地”的生活气质、日常气息所推进。

立足于对历史的诠释之上:如同EP47、48,对幸福、自由选择的对话那般。登场人物们受到过去(个人历史)所影响,因而恐怕不可能彻底摆脱过去的牵扯;不过,一期的叙事注重人类个体——人所拥有突破历史的束缚、选择幸福的内在力量,并谓之“才能”。本作的理想化在这里有所体现:没有深入(或是没有意识到)后人文、以及结构-后结构主义阵营思想。为了维持自然的生活景观,良好地遮蔽了可能会破坏自然而然的生活质感——的元素,规避了激烈的解构视角。另一条理想化路径则是:本作将意义的生成,放置于“人之间”、主体间性——主体间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的理想化交流上。(后续略显偏题)这一条路径的普遍适用性是我数月以来,一直在思索的事。它的美好之处,想必读者各位自有体会。但是,一来,它无法覆盖那些更擅长用发泄情绪,逼迫他人妥协——将这种方式作为生存斗争与交流手段的人们(不如说,这才是人类群体中的多数派);二来,从权力(话语)理论阵营思想来看,在交往理性模式下,知识(权力)的多寡,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如同异界王(BS异界见闻录的人物)所称,智慧本身也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因此,理想化的交流模式令人向往,但它却难以全面涵盖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互动现状。

总结:一期中,对历史结构的不断诠释,与立足其上的选择,赋予了叙事更深层的厚度,以及更加立体的时间关系。

二期:激进的未来取向,被空洞的目标拉扯向前。又不停回首一期,最终被这拉扯所撕碎。
未来取向的空洞:同质、无可依靠的时间观念。登场人物被一种起承转合、人物成长的剧本惯性牵引,被历史文本的同质化力量拉扯,缺乏对人物而言的实质意义。在这里,角色们的互动与形象,缺乏独特性以及前述的自然立体质感。角色们的追求似乎仅仅是为了迎合一种文本惯性,就像是一种主体服从于文本的自动书写,而非出自其内心的真实渴望。这种惯性透过“起承转合”结构预设了人物的成长目标,迫使角色们沿着既定轨迹前行,否决了她们的自由决定能力,导致了大写“文本”的同质化力量对叙事的牵引。不过,这也不是说“起承转合”结构不行。而是指这个结构,相比一年目的开放式自由创作,显得死板。并且二期未能给这个文本骨架赋予血肉。

二期中对一期的回首无法支撑起过去一方,从而构成立体时间关系的缘由:这些情节嵌入的是一期故事,也就是说,这些回首处理的是一期的遗憾,而非作为二期剧本结构的驱动力。这些“回首”所带来的感情渲染,面向的是观众,而非嵌入了二期剧本结构的登场人物们。因此,“回首”使我们更加拒绝二期,怀念一期。因为这些情节,调动了我们对一期的情感记忆,它们反而凸显出二期与一期的差异,体现出二期的不足。最终,它们使得二期在情感深度和叙事连贯性上显得愈发薄弱,并显得结构分离。

总结:二期中,向着前方奔流的主线叙事,与向着后方的情绪渲染,撕裂了本作。

三四期:在古今的拉扯之间,陷入了疲惫。疲惫之中,创作者失去了创作活力。
未来取向一侧:如同二期那般,服从于大写“文本”,并愈演愈烈。二期尽管在实际创作方面出了问题,但它仍然是将一期未竟的目标——超越美月(对于美月则是超越假面舞会)——设定为目标的故事。而在三四期,目标更加空洞。星光女王杯登顶便是目标,似乎获取了这个名号,太空明便能与憧憬的草莓学姐站在同一视点。然而,具体的“美月”形象——因为年龄设定导致的学年差距问题,具体的人物目标(草莓)被调换为“星光女王”——这个头衔所投射出的、前辈们的背影。最终的收束,便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略显强行地让她俩并排在一起。

过去的一侧:一位朋友与我私下交谈时指出:太空明是将从学姐·草莓那里继承而来的“憧憬”的活力,向其他人物传播。这个思路,我不打算否定。但也不会于此处展开。只是需要提出:就作品的创作水平来说,这一点在三四期剧作中没有被良好地表达,而且没有被收束、凝结。

总之:疲惫、缺乏创作活力,便是这三四期的特征。

10th:
前面也提到过,在这里换种说法重提下:
一般的偶像动画,以及其他偏向主流价值的文娱作品,更加强调一种线性连续的时间观念——这种使我们无可依靠的、同质的、空洞的时间(Homogeneous, Empty Time),进步的意识形态。它们通过预设一种美好的未来愿景(我的知识,使我将这种愿景辨识为一种外力,一种微观话语权力的实践),拉扯人们向前行进。这便是这些动画赋予我们的“活力”,作为文化的它们为我们所提供的代偿便是——在经济的滞怠期失落了的光辉未来。

而偏小众的动画,往往透露出一种前现代取向,或者仅是一种回忆症,用以逃避一个后人文、后人类的复杂社会现状。如若展开这一方面的思路的话,会比较激进、绝望,带有明显的文化悲观论色彩,我不想于此过多展开。

本作、偶活10th,则是对一年目议题的总结与收束。以个人的维度,探究“过去(历史)”与“未来”是如何成为当下的行动动力的。——从台词、歌词到乱叙的时间结构,都是如此。

乱叙的时间结构与我们观众的关系,构成了一种对“共时性”的体验。乱叙的时间结构不仅使我们感到时间的非线性流动,还将我们放置在“弥赛亚时间”——逃逸出以线性图示的现代、启蒙式线性时间。促使我们以自己的情绪、感知、以及知性活动,参与进角色的情感与经历中。在这里,过去、未来,与“现时”(当下,弥赛亚时间,Jetz-tzeit)交织在一起。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与登场人物的深层心理,产生共鸣。这种meta性、或称媒介性,使人反思作为个人、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定位与实践力量——通过这样的时间结构设计。因此,第五期不仅收束了前述议题,也赋予了整个故事一个更为立体的时间关系和情感经验的链接——于线性时间之外的静止立足点“现时”。

台词、歌词上来讲:
如何稳健地立足于当下,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这便是10th往前踏出的一步。她们于毕业live之前的寄语,便是最直白、最明晰的表达——

いちご「私たちにいろんなことがあったみたいに、みんなにもあったよね。嬉しいこと、楽しいこと、悲しいことも。いろんな出来事があったはず。なにがあったかはみんな違う。けど、同じことがある。私も、私たちも、君も…それぞれ前に進んできて今ここまでこられたってこと。君はとっても頑張ってきたと思う。ここまで頑張ってこられたんだから、この先だってきっと大丈夫。私もそれぞれの道を進むスターライトの仲間たちも、君も、離れていても、どんな場所に立っていても、前を向けるはず。」

过去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的痛苦与欢愉,都会成为“キミ”立足于现在,望向未来的勇气。10th强调了过去的经历如何塑造了当下的自己,成为当下的动力,并鼓舞观众在个人历史与未来希望之间找到共鸣与活力。毕竟,从黑格尔到弗洛伊德,现代哲学一直都在揭示:回忆的解放性力量不在于拒绝过去,而是消除面对过去的罪责。
Tags:动画

关联条目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