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性:根据我自己盲听结果,结合专业人士的分析(b站、reddit搜相关)黄前、真由二人实力相近,但风格相异。这是大前提。可以否决只有高坂一人听出水平差距的可能。
人物塑造:没有创作出来只为了反向塑造的人物,那是恶趣味;如果一个角色失去其角色魅力,则可以定义为塑造失败,是单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高坂是如此。
首先是她有私情,且呈现出双标性、原则的灵活性。对老师的私情体现在认为老师的标准绝对正确,反映出她并非遵从严格的实力至上主义——从老师选人选声音大而非能力强而她无异议体现。最初选择学校放弃保送机会而是选择北宇治,反映其也并非成绩(金牌)至上主义,原因是老师客观上无法服众,交不出让人相信其能带队夺金的实绩,而事实上也是如此,除去黄前从中调和,吹奏部几乎要做废部处理。如果高坂相信老师水准、且认为自己同样具备夺金素质,相信北宇治所有部员的能力,就不可能选择初来乍到就要soli的真由,而是会选择与自己共同努力且水平有长足提升的黄前。因为在入学前她并不可能预知真由三年会转学来到北宇治,足以反证她入学时充分相信北宇治现存一切足以夺金。选择真由,是她相信北宇治现存硬件水平与夺金不匹配,既然不相信,就不该拟定夺金目标。另外,她对其他人则死板严苛、不徇私情,采取一贯的实力至上策略,是为双标。
还有人试图借助“soli不重要、真由加入带来整体实力质变才夺金”这类歪理诡辩。我做以下反驳。如果不重要,那么黄前同样可以胜任。如果不重要,铠皇53保一废金为什么被坊间认为是伞哥拖后腿,为什么倒逼久三年在选择soli上爆发冲突。整体提升,句中原意为黄前不担任soli同样做出贡献端水,但可笑在这是建立在上低音号part实力已经少了奏这一主力军,加入大号手一位的真实情况上,显然无法自洽。
关于最终二选一结果。一种可能,高坂认为实力接近,但内心接受老师的标准,即真由更可能得金。这体现了她的私信对老师的盲从,而非相信和黄前三年来建立的信任与默契。
另一种可能,高坂认为黄前不去音大是为背叛。且不论前文矛盾浮现时是黄前主动尝试拉近距离、解决矛盾,关系体现为单箭头的不平等性,而她自己没有主动尝试维护关系,又何来背叛,是不是她不忠于友情的体现、背叛在前?就算这种自说自话、本不经得起推敲的“背叛”成立,让高坂行为逻辑勉强自洽了,这个角色也是一个存在明显性格缺陷、难以普遍让人接受并认可的角色。她行为的正当性全然建立在最后是否能夺金,如果夺不了金,她就失去了唯一的绩效合法性。
最后二人在大吉山上哭,除了满足和第一季构成形式上的对仗,对立意并没有任何积极影响——一个关系中的受害者被迫要安慰加害者,剧作者刻画出这种无原则的善是为恶。而高坂的行为也体现了她对个人原则的动摇。她会哭,是因为愧疚。这种愧疚反映了她并不认为自己的选择绝对正确,她既怀疑朋友的实力德不配位,还想维护这段行将破裂的感情。她自知这是会伤害朋友的做法,就谈不上无辜。哪怕改成她铿锵有力地指出黄前为什么出现失误,都比哭更合人物逻辑。
如果你认可高坂是个工具人,被花田推出来揽责的牺牲品,那么黄前就是个连带被剧情杀的苦命人。她想吹soli,不是自己主动退出的,而是被高坂否决的被迫伟大。很多人为此上升到“人格完善”高度的慷慨陈词,就不过是在否定其主观能动的前提下、于事无补的找补。你再问黄前一千遍,她也只会回答:我想和高坂吹soli。反驳者所能拿出的论据,就只剩事先拿到“能拿金”的剧本。如果拿不了金,那么这本就吹弹可破的论据就消失殆尽了。所以这些人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论点建立可笑的结果导向之上,是最后花田不让北宇治拿金就荡然无存的绩效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