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Bangumi 番组计划
登录注册

秘则为花 »日志
押井守总解析:国家、日常和行动者


2022-10-11 21:00 /
十年鸭厨呕心沥血写出的鸭子深度解析,写完之后感觉可以彻底冻鳗yw了。
Tags:动画
#1 - 2022-10-11 21:00
秘则为花(必须保卫战争)
《和平保卫战》是一部网上讨论非常多的作品,大家从动画制作、创作意识、哲学思想等角度,对这部作品有相当深入的解析。我在这里只分享几个自己很感兴趣的点:第一,是押井守的国家哲学,这种国家哲学构成了他动画中一种独特的政治质感;第二,是押井守对“日常”的刻画,不是常见的“空气”而是“风”,并且这种“日常的风”也迥异于宫崎骏《起风了》里的“时代的风”;第三,是“和平的保卫者们”,押井守对于故事中的行动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本文涉及押井守诸多作品,也算是对鸭子创作思想的一个总结。
#2 - 2022-10-11 21:01
秘则为花(必须保卫战争)
一、押井守的“国家”:“无序的生命”与永不停歇的叛乱

还是从概括剧情开始。《和平保卫战》描述了一场由前国家精英发起的、意图修正政府安保政策的国内叛乱活动,前特车部队指挥官拓植行人纠集武装对湾岸大桥发动袭击,并在东京都内进行枪战,此举卷入了“国防族”官员、美军、自卫队、警视厅等多方势力,最终导致军方(陆自)与政府(警察)在都内公开对峙,内战一触即发。值此危难之际,特车二课擅自行动,突袭拓植部队驻地海浦,逮捕拓植行人。至此故事结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押井守思想一个鲜明的特点,即鸭子不把国家视为一种秩序性的存在。通常来说,我们常常把“国家”和“社会”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其中,“社会”是自发性的产物,充满了混乱、无序和不确定,而“国家”则致力于推行一种“秩序”,即试图通过毛细血管式的权力渗透改造和重塑自发形成的社会系统(system),进而形成一种更具确定性的国家“体制(system)”。但国家在扩张和维持秩序的同时,会造成一种系统性的不正义,这就导致某些特定人群被排挤至国家的对立面,形成具有特殊亚文化的反社会群体。这些反文化群体对国家的抵制、骚扰乃至叛乱就构成了“政治世界”的张力。

在80、90年代大量以政治为描述对象的动画中,国家都被表现为这种秩序性的存在。以高达UC系列为例,联邦推行的太空政策造成了系统性的宇宙不正义,导致被排挤的宇宙移民中形成名为“吉翁主义”的叛乱文化,拉开了宇宙纪元的血腥帷幕。虽然在消灭吉翁的过程中,视情况而定,联邦对各类吉翁组织也有妥协、拉拢、利用,但其扩张自身秩序、消灭吉翁主义的根本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表现出高度的内部一致性。

与上述动画不同,鸭子镜头中的“国家”往往缺乏这种内部一致性:国家内部山头林立,充斥着各种宗派团体,这些团体受传统、思想、利益的影响,对国家政策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由此引发各种阴谋、斗争甚至公开的武装冲突。如果说以高达为代表的政治动画描述的是因国家与社会不一致而导致的“大众社会叛乱”,那么鸭子描述的则是因国家内部不一致而导致的“国家精英叛乱”。

实际上,翻看鸭子的“叛乱三部曲”,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特点:1999年的《人狼》中,特别警察部队“人狼”在得知即将被警视厅抛弃和“清洗”后,反而借助镇压“赤潮”的行动对警察部队进行“反清洗”;1993年的《和平保卫战》中,前特车部队指挥官拓植行人则试图通过叛乱干预政府安保政策;2004年的《攻壳gig》同样围绕安保政策展开,内房情报官合田一人以难民危机为舞台,与首相直属的公安九课进行角力。在鸭子的镜头中,与其说国家是断绝了人类可能性的“确定性的生命”,不如说国家才是混乱、异质、矛盾的那一方,是“无序的生命”和叛乱的真正策源地,和平表象下的潜流涌动会在不经意间就会击碎人们的“日常”。而鸭子自己也在《攻壳gig》中以虚构文集《国家と革命への省察》的方式给出了自己一系列叛乱故事的历史原型,那就是二二六兵变和刺杀犬养毅。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或许才能理解什么是“虚假和平”。当今时代的“永久和平”,可以说是福山“历史终结”的结果。而福山之所以笃定“历史终结”,是因为,在他看来,过去的政治冲突总是发生在上层和下层、国家与社会之间。随着第三波民主化的到来和民主主义的最终胜利,整个社会都被吸纳进民主决策过程中,那么一切“社会叛乱”自然会消除,不会再出现高烈度的暴力冲突。然而,与福山不同,鸭子的视点从来不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而是在国家内部。于是,就有了《和平保卫战》中幻之战机腾空而起,发出了击碎日常的凌厉一击。新时代面临的并非永无止境的日常,而是永不停歇的反抗与叛乱。
#3 - 2022-10-11 21:02
秘则为花(必须保卫战争)
二、押井守的“日常”:“日常的风”、循环/复制/出错

由此,可以转入对“日常”的讨论。此前,我在《闪哈》的回答中谈到过,“体制”与“日常”之间存在连带关系。如果说一成不变的体制带来了绝对静滞的“空气”和“永无止境的日常”,那么混乱且矛盾的国家就吹起了“日常的风”,不断地刮擦着皮肤,在冷热交替间勾起人们的心中躁动。

“日常的风”这一概念提炼自鸭子1989年上映的机动警察剧场版1《东京毁灭战》。故事讲述了特车二课受命调查东京都内频繁发生的建筑机器人失控现象,最终发现引发机器人失控的输入信号是以特殊频率振动的风。

在电影中,风是以“建筑风”的形式出现的:在东京都内不断修建的大量高层建筑改变着城市中“风道”,风在其中不断循环、变化,并在与登陆东京的台风的相互呼应中,是人为地但也非常巧合地引发了机器人骚乱。这股风与宫崎骏《起风了》中从欧陆吹来的“时代的风”显然不同,它不是外部的力量,而是完完全全由平稳而枯燥的日常(即不断建起的高楼)积蓄下来的、东京都内部的力量。在鸭子的镜头中,日常是“循环”而非“静滞”的,每一次循环中都掺入了大量随机因素,因此每一次结果都与上一次有着微妙的不同。正是在这种不断复制与出错之中,日常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并在某个瞬间产生决定性的差异。

实际上,翻看鸭子的日常系作品,我们会发现他非常喜欢和擅长描述循环、重复、复制、变形、崩坏这类主题。1984年的福星小子剧场版2《绮丽梦中人》是loop系鼻祖之一,故事中诸星当和拉姆在无穷时空中轮回,身边的日常已完全崩坏,但仍就无法改变两人之间的爱恋。1989年的《祖先大人万万岁》以time leap为主题,四方田家的后代磨子穿越回过去,在与祖先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引发家族历史的崩坏。2006年的《立喰师传奇》则以“立喰师”这一都市传说——或者说是“风闻”——为对象,通过立喰师群体在不同时代的处境,表现日常风向的变化,捕捉和刻画时代的燥郁感。当然,还有一个更明显的案例,就是1995年奠定鸭子声望的《攻壳机动队》剧场版,复制与出错构成了生命的进化和死亡。

鸭子对日常的态度可能与20世纪兴起的“小事件因果叙事”有关。传统的“大事件因果叙事”就是通常所说的“英雄叙事”,它关注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其叙述往往是阶段性和节点性的。即,它相信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转折点)前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出现,短时间内扭转了历史的轨道,导致该节点前后两个阶段社会环境迥然不同。历史就是由一个个“阶段”和镶嵌在其中的“转折点”构成的。

与之相反,“小事件因果叙事”是更为平滑的叙事,又分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聚集模式,即历史的变化是无数小事件的累加,近似于一个谷堆堆积的过程,并没有一个形成谷堆的节点性时刻;第二种则是深度模式,即关注小事件的“蝴蝶效应”,观察事件在更长时间尺度和事件链条上造成的远距离影响。鸭子的故事就接近后一种深度模式,因此往往可以展开非常长的时间或社会网络距离,前者的代表就是《绮丽梦中人》、《祖先大人万万岁》等时间类作品,后者的代表则为《和平保卫战》、《攻壳gig》,能为包含大量行动者节点的社会网络设计高频次、合逻辑的互动。
#4 - 2022-10-11 21:02
秘则为花(必须保卫战争)
三、押井守的“行动者”:走向终点却不会走到终点的英雄主义

最后,来谈谈鸭子故事中的行动者。

鸭子的政治故事中有两类行动者:一类是所谓的“政治动物”,例如《攻壳gig》中的合田一人,这部分以后有机会再谈。这里,我更想谈谈鸭子故事中的普通人。

之前,我们已经对《和平保卫战》的背景做了定位,即福山的“历史终结”时代。福山把这个时代的人描述为尼采的“末人”。末人是“没有胸膛的人”,这些人的心中没有欲望、热血、烈火,他们不会为了那些超越性的东西,比如理想、信念、荣耀,踏入殊死厮杀的战场。换句话说,末人其实就是“庸常”的人,在这些人的视界之中基本上不会出现生存以外的问题。活着就是谋生,就是沉沦俗事,把日常不断循环不去。如果说合田一人是政治动物,尖牙利齿,是嗅着血腥味而生的豺狼,那么末人就是“经济动物”甚至“经济作物”,是圈养待杀的家豚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韭菜。

但是,在鸭子的故事中,日常总是有循环崩坏的那一天。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普通人又要如何战斗呢?这恰恰是《和平保卫战》捕捉到的那一刻

于是,就有了特车二课的故事。押井守在《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中提到,特车二课的诸位都是被后藤警部补哄骗着去参加决战的,这些人是精明的小市民、庸庸碌碌的公务员,他们没有成为英雄的欲望,也不明白战斗的意义。甚至,就连后藤本人都未必对自己的行动有充分的自觉:他始终没有与拓植进行正面辩论,也从未表现出如后者一般高度的哲学意识。反而是处在对立面的拓植更像是一位“英雄”,有着发动变革的思想、献身伟业的决心以及团结部下的卡里斯玛特质。

但是,这又如何?恰恰是这些精明的小市民、庸庸碌碌的公务员,在浑浑噩噩的某个瞬间,被点燃了英雄的火焰,又在一夜间燃尽。这些人本是无法成为英雄的人,也缺乏我们所熟知的英雄品质,就连成为英雄这件事也没有带来任何正面回报,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麻烦。20年后,鸭子重启机动警察系列,在真人剧《机动警察次世代》中,为第一代特车二课成员做了最后的收尾:当年的“英雄”之中,后藤不知所踪,南云远走中东,游马继承家业,剩下的人合伙开了一家保安公司,又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如此结局,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英雄失格”。

但是,也正是这些人在那一夜的危局中的表现,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成为末人,每个人身上仍然存在着成为英雄的“潜质”。严格来说,这并不是能够稳定发挥的“能力”,最多是有待雕磨的“素质”。至少在我看来,特车二课那一夜的表现无疑是偶然的。这并非是说他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人”,只是作为英雄仍远远未够格。他们那一夜的英雄行为仅仅是自身潜能在危机中的突然释放,无法维持,也不可复制。或许重来一次,他们就会选择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中混吃等死。

因此,海浦决战是异常悲壮的:一方面,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们只能靠普通人战斗;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普通人仍有那么一丝丝机会,以英雄的方式战斗。正所谓灰烬亦有余火,哪怕末人是渣滓一般的存在,在这“人渣”中也曾有过成为“超人”的希望。《和平保卫战》讲述的其实就是这最末世的时代最卑微的希望,是走向终点却也不会走到终点的英雄主义。
#5 - 2022-10-11 21:02
秘则为花(必须保卫战争)
总的来说,在我看来,押井守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创作者,他关注国家和日常的不确定性,将“空气”的重复与崩坏视为一种invisible enemy,擅长表现循环、变形、流动性等主题,能够准确刻画多行动者网络中的政治冲突与张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迥异于其他创作者的思考方式和政治底色,往往能够带给沉沦于日常的我们一种悚然感和兴奋感。而这股异色大概也是鸭子包括《和平保卫战》在内的诸多作品至今仍被大家讨论的原因吧。
#6 - 2022-10-11 21:02
秘则为花(必须保卫战争)
(完)
#7 - 2022-10-11 21:09
Rくん(意识形态的水很深 你把握不住)
不要yw啊(bgm39)
#7-1 - 2022-10-11 21:12
Rくん
鸭导描绘的景象,对于我们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国家在面上有一致的形象,但以它的条条块块和社会进行交互。社会风波与条条块块的冲突相互呼应。人物要么妄想大棋,要么成为大棋的一部分,漂浮于风波之中。
#7-2 - 2022-10-11 21:12
秘则为花
早就yw了,2022年新番到现在没一部看完的
#7-3 - 2022-10-11 21:15
Rくん
秘则为花 说: 早就yw了,2022年新番到现在没一部看完的
就算是真的你也不要说出来.jpg(bgm39)
#7-4 - 2022-10-11 21:35
秘则为花
Rくん 说: 就算是真的你也不要说出来.jpg
看看大河内老中医能不能帮我妙手回春
#7-5 - 2022-10-12 10:55
dhzy
秘则为花 说: 早就yw了,2022年新番到现在没一部看完的
最近这么火的边缘行者也不看啊
#7-6 - 2022-10-12 10:59
秘则为花
dhzy 说: 最近这么火的边缘行者也不看啊
谁给我送份2077我就去看(bgm39)
#7-7 - 2022-10-12 11:04
dhzy
秘则为花 说: 谁给我送份2077我就去看
还有55年就到你手上了(bgm39)
#8 - 2022-10-11 21:33
Ashen
辛苦了!(小小的也很可爱哦
#9 - 2022-10-11 23:39
萧毓之(百歲如流 富貴冷灰)
感谢 喵哥辛苦
#10 - 2022-10-12 01:38
怀旧阿宅死前的幻想罢了
马克一下,昨天刚在谈日常的东西
#11 - 2022-10-12 02:17
鹧鸪天(一切都是傻瓜的血脉使然。)
蹲一手,那种事情不要啊(bgm38)
#12 - 2022-10-12 08:15
hugo373
"政治动物"还没讲呢(bgm38)
#12-1 - 2022-10-12 10:31
秘则为花
因为其实早就在很多地方谈过了,包括这篇文章也是把过去一些已经写过的零散化的思考整理了一下,有机会可以倒是把合田一人的内容再整理下,比如https://bgm.tv/blog/308774(bgm38)
#13 - 2022-10-12 10:40
平静的东西
辛苦了辛苦了(bgm72)
#14 - 2022-10-12 13:22
先生(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
动漫的阳痿与最后的秘则为花
#14-1 - 2022-10-12 13:36
秘则为花
撒有拉拉,所有的秘则为花
#15 - 2022-10-12 13:24
Asterismos(8EM10-1919 “Beast”)
如何评价《Vlad Love》
#15-1 - 2022-10-12 13:37
秘则为花
还没看,拍的时候已经冻鳗yw了
#15-2 - 2022-10-12 18:13
Asterismos
秘则为花 说: 还没看,拍的时候已经冻鳗yw了
看了三集就弃了,感觉是老头放下一切包袱做了一部只为让自己开心而做的动画,二次元十几年后终于完整看完一集动画片也成为了一种痛苦,这年头谁还不是冻鳗yw呢。
#16 - 2022-10-12 17:09
Cedar(。´-д-)
我读完了,我有点儿想补番了,但我是个冻鳗yw的末人,在bangumi日常的循环与流动中,虽然有成为冻鳗高手的“潜质”,却没“能力”稳定发挥。我的补番念头无疑是偶然的,无法维持,也不可复制,作为冻鳗高手远远未够格。但我仍有那么一丝丝机会,以冻鳗高手的姿势看动漫,拥有一点点成为“动漫超人”的希望,这就是冻鳗末世的冻鳗末人最卑微的希望,是标上想看却永远也不会真正去看的冻鳗煮薏。于是我,成为了,冻鳗想看家(
(bgm38)(bgm38)(bgm38)
#17 - 2022-10-12 17:43
怀旧阿宅死前的幻想罢了
老哥我大学想选修这方面的课,能给点建议吗?我是说社会学的
#17-1 - 2022-10-13 20:54
秘则为花
没啥具体的建议,社会学不是有什么门槛的学科,我也是自学入门,主要还是兴趣和毅力吧。这种非常笼统的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如果你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具体的困难,可以再来问我,虽然我也不能保证能派上什么作用
#17-2 - 2022-10-13 22:19
怀旧阿宅死前的幻想罢了
秘则为花 说: 没啥具体的建议,社会学不是有什么门槛的学科,我也是自学入门,主要还是兴趣和毅力吧。这种非常笼统的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如果你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具体的困难,可以再来问我,虽然我也不能保证能派上什么作用
雪雪,还有pp新剧场版如果延续第一季的主题还会出文吗?
#17-3 - 2022-10-13 22:42
秘则为花
Butaidongvquan 说: 雪雪,还有pp新剧场版如果延续第一季的主题还会出文吗?
看情况吧,我甚至是在你这才知道pp有新剧场版了,如果有意思的话,当然会写
#17-4 - 2022-10-13 22:52
怀旧阿宅死前的幻想罢了
秘则为花 说: 看情况吧,我甚至是在你这才知道pp有新剧场版了,如果有意思的话,当然会写
#17-5 - 2022-10-15 01:14
叉烧蛋orz
提示:喵哥豆瓣标记的书
#17-6 - 2022-10-15 01:20
怀旧阿宅死前的幻想罢了
叉烧蛋orz 说: 提示:喵哥豆瓣标记的书
#18 - 2022-10-13 17:27
雪の宿❄️
冻鳗阳痿没关系,只要花哥还写文章,我就还有逛知乎和bgm的动力(bgm39)
#18-1 - 2022-10-13 17:37
雪の宿❄️
鸭子镜头中的“国家”往往缺乏这种内部一致性
我感觉把“鸭子镜头”换成“花哥的知乎回答”也同样成立,所以你是在意识到这种体制内部的视角之后,才厨上押井守的,还是反过来呀?
#18-2 - 2022-10-13 20:51
秘则为花
雪の宿❄️ 说: 我感觉把“鸭子镜头”换成“花哥的知乎回答”也同样成立,所以你是在意识到这种体制内部的视角之后,才厨上押井守的,还是反过来呀?
我最早对鸭子感兴趣是因为《攻壳》剧场版,那时候上网络社会学的课正好读到雪梨·特克的《虚拟化身》,是一本讲网络时代人们如何认识“自我”的书。那本书的开头有一个“野兽、梦境、电脑”的比喻,她说人认识自己是需要参照系的,在达尔文的时代我们通过野兽来认识身体,在佛洛依德的时代通过梦境来认识潜意识,那么在网络时代就应当通过电脑来认识自我意识。所以,我最早写鸭子的文章都是一些身体论的文章,分析的也是《攻壳》剧场版,不过这些文章都是很久以前的了,后来都删掉了
#18-3 - 2022-10-15 10:33
Nevermore
秘则为花 说: 我最早对鸭子感兴趣是因为《攻壳》剧场版,那时候上网络社会学的课正好读到雪梨·特克的《虚拟化身》,那是一本讲网络时代人们如何认识“自我”的书。她那本书的开头有一个“野兽、梦境、电脑”的讨论,她说人认识自...
突然想押井的那本《身体的伦理》莫非会和喵哥早期的文章有相通之处吗?
#18-4 - 2022-10-15 11:35
秘则为花
Nevermore 说: 突然想押井的那本《身体的伦理》莫非会和喵哥早期的文章有相通之处吗?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鸭子有这本书。不过,最近确实也从身体角度写过攻壳gig,就是合田一人和久世英雄禁欲的身体
#18-5 - 2022-10-15 12:28
Nevermore
秘则为花 说: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鸭子有这本书。不过,我最近确实也从身体角度写过攻壳gig,就是合田一人和久世英雄禁欲的身体
这个书名可能不太对,这书是押井和他的舞蹈家姐姐最上和子合写的,只有日文原版,个人完全没有看过,只是凭一些以往的印象突然想起来的,所以只是看个字面(bgm38),这书名字或许更应该叫《身体之实》:https://bgm.tv/subject/218006
对这书的印象应该是来自于这篇译介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96467
#19 - 2022-10-14 10:07
ItoshikiGen(子供ですが何か?)
喵哥别 我是看你日志长大的啊!
#20 - 2022-10-14 12:01
老白(Anime is trash and so am I.)
楼主,我真的现实里阳痿了,救救我!
#21 - 2022-10-15 20:00
PCHF2P
之前yw了,但是后来看中二电波台恢复了。最近两三周连着看了七八部新番老番,还重温了很多老经典。以此契机还看到了你的解析。
所以说台长的破锣嗓子真是有魔力啊。
#21-1 - 2022-10-15 20:02
PCHF2P
算上新番可能十几部呢,,,
#22 - 2022-10-21 20:36
XIE11
怎么评价《迷宫物件》呢,这篇和美人鱼是我唯二看完后一点都不知道押井守想表达什么的作品
#23 - 2022-10-30 09:23
Phaedo++(你不觉得网络和梦境很像吗?)
写得真好,很有收获和启发
#24 - 2023-2-3 13:09
Somnus、R(骨子里的娱乐精神)
写的很好, 如果未来我写押井守相关的文章会再回来看看的
#25 - 2023-2-25 10:22
Chan(could i be more……)
MARK,补完押井守来回看
#26 - 2023-3-14 17:32
GurrenLagnn(acg爱好者)
#27 - 2024-10-28 14:59
ItoshikiGen(子供ですが何か?)
虽然总的来说是对于两年前鸭子总解析的回复,但到处扯得有些多,就都放在一起发了。理论上来说借了很多书,但整理起来有点麻烦所以就直接借用以前的文中出现过的概念了,有些地方会有些繁琐的解释,请见谅。

        首先第一点是阐明,权威应为一个共同体中能够断定紧急情况的出现并应对处理的个体所拥有的权利,能够将哥斯拉定性的个体或群体才是真正的权力者,即使他们是一个会内部矛盾的集体。这样国家无法代表“秩序”,而是一种超越现存秩序的在具有足够合法性的前提下,无条件宣布紧急时刻来临的权威。由这一点延申出“日常”的定义就非常方便了,即不是“紧急情况”的所有情况,都可以视作“日常”,是权威无法介入的场域。
        现代国家结构上最重要的区别可能是通过远超古典时代的行政能力,使其以一种自动化的姿态呈现在共同体的面前,这一基础由法律奠定,并由行政机关将其效率化到了一个奇怪的程度。在一个足够小且足够原始的集体中,权威者可以拥有对于一切的处理能力,它直接对所有矛盾负责,而当矛盾急需到一个无法处理的地步,那么仅仅只需要负责人以一种可以被所有人接受的方式承担责任就可以将债务消去。随着集体的扩大,一个人的精力无法触及所有的判定点,所以引入了帮助他行政的人,这一缓慢有的建制过程本质上在现代国家的行政中并没有真正产生变化,只不过添加了“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快速筛选大量的可以成为行政机器的人。但当行政体扩大到一定地步之后,曾经存在的具体的责任者就不见了。我不认为存在所谓的“全体决断”,就比如对于哥斯拉的定性问题,当没有可以为这一问题担起责任的个体,没有明确的责任者几乎意味着“权威”的消失,迅速直接高效的手段不复存在,决策成了某种漫长庞大如同集体潜意识一般的行为。与此同时日常与紧急事态的边界却被模糊化,因为它获得了合理且简单的介入细小问题的能力,对于紧急情况的判断会以法律的形式渗透到极为基本的生活中,而“日常”则被迫褪去。
        所以这里阶段性可以提出一个结论,如果定义日常为威权无法介入的场域,那么可以说鸭子从未描写过日常。鸭子所强调的可以都被视为溢出的行政能力,使权力弥漫在空气中的所有角落。崩坏的并非是日常,而是原本无比庞大结构化秩序。这样看绮丽梦中人其实也可以说是本质上由拉姆建立起的秩序,在细节处无法避免的崩溃,当裂口积攒到打破整个秩序的时候,阿当站了出来正式宣布对于拉姆的爱,建立起了新的秩序。
        秩序可以比喻为一种蓄能的过程,随着新体系的建立,行政能力会逐步提升。比如新哥斯拉的小组可以通过人脉迅速完成某些陈旧的官僚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是新秩序被逐渐构建的过程。人脉逐渐建立,行事的准则与人选也都逐步敲定下来,组织以一种新的模式开始运作,一套新的秩序就被建立了。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样快速的建制都是为了应对某种特定的突发情况,使其获得了合法性可以在规则之外高效行事,得以迅速的成立特殊规则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完成使命后,建制系统开始逐渐正常化,并将之前的手段普遍化后向行政系统推行,而由建制者直接经手的流程因为他知道如何直接越过保护性的规章来直达目的,他知道直接几点几分去谁的门口敲谁的门说什么话,所以依旧会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失去了这一依附于个人能力的执行能力之后,官僚就会露出他最腐朽的一面。蓄水的一面就是关系网和分工逐渐开始确立的时期,而后当组织过于庞大时,为了维持组织本身的存续,分工与关系网就需要严格的限制,得按规矩做事,为了维持本身秩序的延续就需要不断地蓄水并维护大坝。
    麻烦的是在特殊情况结束之后应该如何退出“紧急时刻”,可以说巨大的政治集体都是由应对“紧急时刻”而建立的,其持续的存续本质上都是特殊时期的一种延续,除非新的能够拥护日常的秩序被建立(一种可以接受漏水的松散秩序)。现有秩序的巨大惯性使得特殊手段被视为正常的权威,使其不断扩大进入更加细分的社会服务领域,这种过程会极大的削弱系统性变化的能力,必须依靠特殊的个体来做出变化。直接的说,特车2科这一组织能够存在于警视厅的编制下,是系统对于裂缝处理的挣扎,他蓄了一个并不迫切需要的水池来作为冗余应对labor问题,在真正无法避免的特殊时刻特2则主动打碎了自己的小部分来泄洪释放了一部分的压力,秩序得以存续。从这个角度来说,特车2科不可能成为英雄,因为他们本就是秩序边缘的特殊结构,直接的属于警视厅,在绝大部分时候都由原秩序低效的维持,在紧急时刻可以打破原本的行政流程来解决问题。但这一行为本质上是填缝,是完成系统本应该完成的事情,他们的初始动力都与原秩序的方向性保持一致,并不会产生新的秩序,也没有能过诞生出新秩序的能动性。添加一个狭义的英雄定义,能够出现在大坝即将崩溃的时刻,梳理水流并建立起新秩序的超人(Ubermensch)。鸭子所描绘的都是一个不存在英雄的世界里,无法真正破碎的大坝,是权力在生活的空气中延展。
    同时念叨一句,顺着这个思路,00年代无法想象战争和稀奇古怪的民族主义,是因为特殊时刻始终没能彻底结束,旧秩序机缘巧合之下都保持了下来,并始终维持着过去特殊时刻中紧绷的姿态,因为这是合法性根基。

“在迈耶看来,纳粹主义并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政治。德国知识分子或许能够一开始就从观念角度理解纳粹,但迈耶并不重视他们。他只关心所谓的老百姓及其柴米油盐。后世的读者(包括德国读者)可能认为:当时的德国人要么在宣传蛊惑下变成了“希特勒的自愿的刽子手”,要么在暴政威胁下度日如年。然而,迈耶采访的面包师和书记员两者都不是。希特勒那些载入中学课本的暴行,他们也是从报纸上看见的,而且报道时间很可能在战争结束以后。在盟军飞机投下地狱火海以前,他们不大能体会到希特勒和威廉皇帝陛下、兴登堡元帅阁下的区别。

纳粹主义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填不完的表格、搞不完的集体活动。他们并不喜欢犹太人,但小市民的生活习惯也使他们讨厌排犹运动中的群众性暴力。反犹主义对他们只意味着多了一些行政手续,结婚和工作必须额外登记自己的祖先身份。他们的切身体会就是托克维尔所谓的“繁琐的暴政”,赤裸裸的恐怖或压迫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远的距离。他们能看到的纳粹党都是外围群众组织,谈不上高尚或邪恶。他们嘲笑纳粹辅导员通过“增强人民体质”搞大了未成年少女的肚子,私下里觉得自己蛮世故的。在德国和世界最黑暗的时刻,灰色人物和灰色生活仍然占据了德国屌丝的大部分关注。他们一步步陷入最可怕的灾难,却没有多少陷入灾难的主观感觉。

这就是迈耶的德国,一个灰蒙蒙的屌丝之国。他选择十位“典型”的德国普通人,通过他们的命运展示德国的命运。他的著作将他本人1935年的采访体验精确地传达给读者:纳粹统治并不是恣睢暴虐的极少数人压迫无能为力的人民大众,更像是某种卡夫卡式的官僚主义平庸之恶。至少,对于大多数小人物是这样,如果他们跟犹太人或其他人民公敌没有沾亲带故的话。

我们顺便说一句,迈耶本人就是犹太人。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本书在五十年代出版时大概会引起公愤。读者没法不感觉到:迈耶对他的德国朋友充满温情。如果读者仅仅通过本书了解第三帝国,可能不会觉得纳粹分子和许多不为人民服务的官僚主义者有多大区别。”
#27-1 - 2024-10-29 18:06
秘则为花
这种表述其实还是把国家视为“整块”,而不是“分裂”的。描写一个不断膨胀肥大的行政权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并不鲜见,典型就是反乌托邦类型的作品,但讲述一个行政权力内部的路线斗争、多头政治却很少,这也是鸭子稀有的地方

现代国家很大程度上确实是“日常”的,是循规蹈矩的、繁文缛节的、非暴力的,但这不代表它不存在扣人心弦的时刻,那是乾隆皇帝与督抚们的文书密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7595660/answer/3044527554,是首尔街头的战车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3370946/answer/3406916103,是北京的某个闷热夏天https://bgm.tv/blog/290901,是国家的“卡里斯玛时刻”
#27-2 - 2024-10-30 14:06
ItoshikiGen
秘则为花 说: 这种表述其实还是把国家视为“整块”,而不是“分裂”的。描写一个不断膨胀肥大的行政权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并不鲜见,典型就是反乌托邦类型的作品,但讲述一个行政权力内部的路线斗争、多头政治却很少,这也是鸭子...
其实我想强调的是,不够激烈的分裂可以将其就视为一个整体。肥大的行政力为了保持运作正常,将一些内部的差异分裂消化,在输出的时候呈现的结果就是没有变化的。即使是冲突激烈到条子2的地步,军警两个系统都以就在按照原本的职能划分形式,利用的是本就具有的一定越权能力。即使看起来双方正在相互角力,但从原本被设计好的机器运作的角度来说,这是正常运转。柘殖所塑造出的情况是二者都无法按照原定职权解决的紧急情况,所以二者都调用了自己的法理,对于特殊情况进行了宣判,虽然看似二者都失能了,但依旧是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合理活动。
这样说比较直观,即使罗马分裂成了四块,它依旧是罗马,对于“罗马”来说可能觉得已经大势已去,但其能够向下辐射的影响力依旧是一样的。这里我想强调的其实是鸭子有种失败主义的气质,柘殖和后藤不过是体系内外的一体两面,一人出走一人留下,穷尽了各自的能动性,也没能真正撼动国防体系。把罗马裂成了四块,也不会将罗马变成其他东西。
在宇野长宽塑造的绮丽梦中人之中,他是否忘记了拉姆并未直接显露出的欲望是由梦邪鬼来完成的。说句玩笑话,如果梦邪鬼从未到来,拉姆照常醒来,她个体的伦理是否会允许,或者希望这样完美的乌托邦存在呢?她自身的欲望都无法明确到阿当的身上,经过梦邪鬼放大后的欲望也仅仅只是维持着身边周围可以感知的日常。这么说确实有失之偏颇,但拉姆的愿望仅仅只是梦邪鬼的一个面具,他只需要和拉姆站在一起,为他们共同的梦而鼓掌。拉姆在这里真的有实权吗,她甚至都无法醒来,何尝不是梦邪鬼绑架了拉姆的心愿,塑造了一个并不危险又好似幸福的梦。阿当也以一种完全无法称作英雄的方式逼迫梦邪鬼坦白了他所代表的拉姆,而且爱着阿当这一愿望被放上台前之后,梦也会随之崩溃。阿当回到了真正的拉姆身边,并未以亲吻结束,立刻否认了“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爱你”,随着梦邪鬼大摇大摆的退场迎来了终结,爱情喜剧又被延续,真的有被改变吗?
#27-3 - 2024-10-30 18:23
秘则为花
ItoshikiGen 说: 其实我想强调的是,不够激烈的分裂可以将其就视为一个整体。肥大的行政力为了保持运作正常,将一些内部的差异分裂消化,在输出的时候呈现的结果就是没有变化的。即使是冲突激烈到条子2的地步,军警两个系统都以就在...
是的,这种表述并没有问题,我只是说这种表述不鲜见。宇野常宽认为,鸭子有一种强烈的想要逾越到外部世界的冲动。但这种逾越并没有成功,不是吗?即使按照宇野的分析,《和平保卫战》最后实现了逾越的,也仅仅是拓植通过瘫痪了东京全部的通讯媒体,越过了冰冷的显示屏,真真正正地出现在南云面前,被南云抓住了双手,被说道“我不就在这里吗”,最后一副手铐把拓植拉出了由电子媒介、信息战、哲学意识形态组成的“内部”,在物理上把两个人连接在了一起,这似乎是对拉姆和阿当的故事的再次演绎。但国家仍然没有逾越过日常,至少在真人剧里是这样的,国家存续了下来,反而是patlabor不存在了。所以,说鸭子在讲述“无法逾越”并没有什么不对

但另一方面,却有个问题:我们凭什么来断定“内部”呢?当乾隆和督抚们通过密信互相刺探和交锋时,他们是一个“内部”吗?当全小将和张泰玩首尔飙车时,他们是一个“内部”吗?当广场运动发起时,他们是一个“内部”吗?当拓植发起叛乱时,日本国家还是一个“内部”?从后见之明的角度,我们好像是可以说他们是“正常运转”“一体两面”“穷尽所有可能性”,因为毕竟最后国家没有垮台嘛。但这却很像非常取巧地在沙滩上捏沙子,我们不断把沙子捏进去,只要沙块还没有崩坏,就可以说这是一个精妙结合的“内部”。当说到“国家”“行政权力”“内部”“罗马”时,我们总是在暗示一种大量事物之间奇怪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非常暧昧,似乎来自某种后见之明。这是我现在的想法,当你把所有力量都装进一个框子之后,那确实不存在“外部”了,但这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如果我们看到复数的力量后,仍然把他们看成一个功能互补的“整体”,把这些力量之间的角力和变动,最后只单纯地说成“整体”的胜利或失败,可能太表层了
#27-4 - 2024-10-31 16:28
ItoshikiGen
秘则为花 说: 是的,这种表述并没有问题,我只是说这种表述不鲜见。宇野常宽认为,鸭子有一种强烈的想要逾越到外部世界的冲动。但这种逾越并没有成功,不是吗?即使按照宇野的分析,《和平保卫战》最后实现了逾越的,也仅仅是拓植...
感谢喵哥回复,确实最后的判断是有些没有必要,急躁了。失败主义无法准确的形容,但依旧些许描述了鸭片的气质。
东京保卫战最后的这段戏,一边是不得不将其定位到我所划分的狭义的日常内,一边真正让我不爽的是鸭子在这里选择性的绕开了南云所带来的东西,而使得观众不得不在这没有输赢可言的地带中徘徊。他好像觉得能够从卡利斯马时刻中退出,但又拒绝选择。
阿当为何想要醒来,只有那一段极其无厘头的理由:完美的后宫里不能缺少拉姆。所以面对梦邪鬼的选择时,他选择了向下跳去。柘殖放弃使用真正的毒气或许也是他纵身跃下的时候呼喊了南云的名字,但松井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选择自尽,也把通向梦邪鬼的楼梯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只有激烈到拒绝梦邪鬼代理自己的欲望,连梦邪鬼都能吞噬,产生自己的世界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吧。鸭子的角色显然都没有这样的驱动,但可以享受同样的跃下来回到日常。
可以引入一个粗暴的判断,鸭子不过是一种阴湿的富野,光头摆明了对于青少年的青睐;鸭子只是阴暗扭曲的无法直言。野明不再想仅仅只是那个喜欢labor的女孩,也许就是一个不该有答案的设问。失败并不是革命的失败,而是缺少勇气的失败,既没有成为英雄的可能,也不承认英雄的气质,但也不否定英雄。哎,也许是我不好,期待此处的严肃是我癔症犯了。
#27-5 - 2024-10-31 16:30
ItoshikiGen
秘则为花 说: 是的,这种表述并没有问题,我只是说这种表述不鲜见。宇野常宽认为,鸭子有一种强烈的想要逾越到外部世界的冲动。但这种逾越并没有成功,不是吗?即使按照宇野的分析,《和平保卫战》最后实现了逾越的,也仅仅是拓植...
不予回答也是一种回答。
#27-6 - 2024-10-31 20:44
秘则为花
ItoshikiGen 说: 感谢喵哥回复,确实最后的判断是有些没有必要,急躁了。失败主义无法准确的形容,但依旧些许描述了鸭片的气质。
东京保卫战最后的这段戏,一边是不得不将其定位到我所划分的狭义的日常内,一边真正让我不爽的是鸭子...
从宇野的角度来说,鸭子在《和平保卫战》之后其实回退了。他认为,《攻壳机动队》两部剧场版讲述的是素子与傀儡师结合后,化为巴特的“守护天使”的故事。特别是《无罪》,讲述了巴特寻找素子的故事。但这种“寻找”与其说是刑侦局式的“追踪”,不如说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游荡”。因为巴特怀有一种笃定,认为素子作为“守护天使”在网络中无处不在,自己就生活在素子的子宫里,所谓“寻找”无非是等待素子的主动现身。宇野把这种态度称之为“影像世纪的终结”和网络时代的开始。与之相配的,《无罪》也完全脱离了故事性,在最近看的神山和东浩纪的对谈里,他俩对《攻壳》中的鸭子的评价也是走向彻底的表象主义,即愈发对表现物理性的世界感兴趣,追求更极致的视觉影像,但思考和故事基本上停滞了。宇野认为,《空中杀手》中,男主劝告女主不要自杀时,说出了“只有活着,每一天总是不同的”,似乎是接受了庸常性。《空中杀手》同样是一部鸭子用来追求画面极致、物理极致的片子,这从纪录片《赋妄想以形》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花了很多精力在实验性画面上,对故事反而谈的不多。

这大概就是鸭子作为导演的结局。如果让我总结,我会说鸭子是一个在细节上很有说服力的导演,他拍的很多戏很多故事会有一种强大的真实感,这来自他对画面和“影像”本身的探索,来自他观察世界的角度。他会有很多谜语人行为,但这真会让人觉得有言外之意,而不是故弄玄虚。他会写超越性角色,但这能让人相信背后存在某种哲学意识形态,而不是单纯的神经病。鸭子的作品确实概念先行,角色也确实提线木偶。但能把概念贯彻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废甚至自相矛盾,能把角色写成提线木偶,而不是散了架一样,就是能力的体现。同样的故事,你交给神山拍就会一整个垮掉(《东之伊甸》)。这种真实力,甚至说超真实力(构建的影像世界甚至比真实更像真实),就是鸭子作为大师的证明。但在此之上,鸭子也有很多暧昧不清的地方

至于富野,我觉得各方面差鸭子太远了,富野的影像严重缺乏说服力。很多时候,我看阿姆罗、夏亚、卡缪,就像看中年人cos少年。我对高达uc真是对机设以外无感。富野作为中年人cos少年,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惧怕长大,所以夏亚想让拉拉成为自己的母亲,阿姆罗会说自己无法成为葵丝的父亲,大叔味儿太浓了(bgm39)
#27-7 - 2024-11-11 14:43
ItoshikiGen
秘则为花 说: 从宇野的角度来说,鸭子在《和平保卫战》之后其实回退了。他认为,《攻壳机动队》两部剧场版讲述的是素子与傀儡师结合后,化为巴特的“守护天使”的故事。特别是《无罪》,讲述了巴特寻找素子的故事。但这种“寻找”...
鸭子有一个极为明确的立场,这帮助他塑造了一个需求极为明确的世界观,感觉神山是缺少这个的。神山有能力对一些议题作讨论,但是仅仅作为讨论,鸭子则是十分明确的有一个立场在所有的讨论后头托着。
说富野有些极端了,我对富野的态度是他在镜头上可以说是历史级的水平,但是他对于绘画这一技术本身缺乏认识,所以对他来说他并没有能力去指导动画师去做表达,只能提一些笼统的需求。但纯说他的镜头水平是完全欧洲艺术片味的,非常强。这点和鸭子是非常不同的,鸭子是十分动画式的导演,他所掌握的影片的部分与光头很不同。
直接的说,鸭子对于实拍的尝试是非常失败的,但我感觉富野可能如果有好的演员的话实拍应该也挺合适的。
从文本上来说富野才是真正的保守派,一种期待英雄,多少甚至有些封建式行政的保守派。他姿态上可能显得有点左,但闻着的味完全是建制派的立场。
中年人就是少年,「卡里斯马的禁欲英雄」哪个不是少年,少年味就是魅力的一部分啊。
你才是大叔吧((bgm39)
#27-8 - 2024-11-11 18:25
秘则为花
ItoshikiGen 说: 鸭子有一个极为明确的立场,这帮助他塑造了一个需求极为明确的世界观,感觉神山是缺少这个的。神山有能力对一些议题作讨论,但是仅仅作为讨论,鸭子则是十分明确的有一个立场在所有的讨论后头托着。
说富野有些极端...
鸭子的实拍就是一眼假,鸭子本身也缺乏对画面的指导能力,分镜就是简笔画,现在实拍又是找纯素人来演,那当然是拍假如假了。但鸭子在有优秀团队支持的情况下,他的真实感是很强的

相比之下,富野就差很多,富野根本不会写有少年感的人物,他的笔下不会出现一个像阿当、泉野明这样的人。他的世界里的角色从上到下高度单一,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中年人的郁闷,写的哈萨维22岁就在说“我变慢了,是琪琪的错吗”,完全的阳痿感,少年不了一点儿(bgm39)
#28 - 2024-10-30 14:16
ItoshikiGen(子供ですが何か?)
漏了一部分,毁灭梦境的貘最后随着梦邪鬼一起退场了,这二者是否就是冲突的

关联条目

© 2008-2024 Bangumi (a.k.a.Chobits), some rights reserved | r543
注册时我很沉默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