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片时实在有种对于3D的违和感不容忽视,在大银幕下放大下这种感觉更甚,就想着随便写点啥来刺激一下思考。
动画同电影是不同的,作画需要比摄影多得多的人力成本,所以每一个分镜内的所有细节安排理应都有其意义;其中当然涵括人物的演出:角色所有的对话,动作都应或可从写实或可从象征层面寻至合理性,最终构架起整部作品的和谐。没有意图的作画是不存在的。在这一点上,与文字作品,绘画作品有着相同的特性。
而电影则便预含了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不是一项从无到有的艺术,而是导演将无序元素进行排列,将“意外之物”存在感降至最低,重组成其希望的构图。所以每一帧的画面都有着导演所意想不到的,脱离其掌控与解释权的异物存在;而这也许又能重新为人所发现、改组、再解释,呈现出匪同的意旨。是一项不确定的艺术。(以上讨论都基于对该艺术种类传统作品的分析)
而在审视了一番3D动画的做成方式后,我发现其内有些不合理之处。3D动画的制作首先是在电脑上做出模型,然后在以此基础上,使模型按照导演的意图排列运动,从而形成作品。而这种制作方式相比于传统动画,无疑更类似于电影的制作方式:模型成为了演员,导演的把控程度进一步降低,其意图更为次级。而作品整体将不再饱和,失去的控制空间为当下3D技术的不成熟所填充,而此种不可控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就将不再具有再解读的价值了。至此,我认为3D作画下的写实演出在此是全然失败的,需要动作捕捉来进行补充的。
当然,资本不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