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把《BNA》和《Changed》做对比,我只是把两篇互相独立的评论放到一起发了。
当然我也不是没有对比,中间专门有一段是我对比这两部作品的;并且,我把这两篇观赏/游玩时间相近、主题相似的作品的评论放到一起发,也不可否认地有着对比的意图。但“对比”不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我这篇文章只是有着“对比”的成分。
动画:《BNA》补番时间:2020/5/5 ~ 2020/5/6
评分:6/10
--- 以下内容写于 2020/5/5 ---
《BNA》的作画和上色太厉害了!
看到第六集,感觉《BNA》的剧情与 《攻壳机动队 S.A.C.》相比,完败啊……看完攻壳机动队在看 BNA,感觉这部番太浅了。
--- 以下内容写于 2020/5/6 ---
我在看《BNA》之前并没看过其他扳机社制作的番。我听闻扳机社剧情优秀、画面出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于是一直想要找一部补一补。我听说《BNA》的后六话将在 2020/5/5 晚上放出,于是去bgm上看了一眼评分,发现那个时候的《BNA》在 bgm 上的评分是 7.5,排名 500 上下。“看来是部佳作。”我这样想。
所以,我就从 2020/5/5 的下午开始,踏上了补番旅途。
可能是我刚看完《攻壳机动队》的缘故,对动画剧情的标准提高了不少,我在看完第一集时,大失所望。似乎它更像是那种老套的商业片。
不过,我仍然期待后续的发展。
然后,我把 12 集看完了。以下是我在看这部番时随手写的一些厕纸随笔:
-----
这部番表达的是那种廉价的正义感,这我实在无法接受。它不是没有对人性、道德的思考,但最终却都有意的偏向到了“正义打败邪恶”这一浅薄荒诞的主题。更不要说这些思考本身也都只是老掉牙的“自由、平等”等话题,毫无新意。
它想要有深度,但这“深度”体现在“纯粹从情节中阐述意义”。一个好的有深度作品应该让观众能主动感受或理解角色的象征意义。(此段内容取材于BNA之前的一篇评论)
并且它仍然保留着“好与坏”、“正义与邪恶”的浅薄内核。那么,它对人性、道德的思考,也最多只能点到为止了。
所以,它只能给予观众“肤浅的自我感动”,也就是“刻奇”。
-----
这种只能引发人们“刻奇”的剧情,给 5 分都嫌多。
我其实并不怎么理解其他人说这部番“前后落差太大”。在我看来,这部番从头到脚都很平庸。
建议看完《BNA》之后去看看《Rick and Morty》,被 Rick 骂一下,然后洗涤一下自己的大脑,从刻奇中走出来。
不过,也不能把话说死了。如果这部番能引发一些人从此开始思考各种社会现象,也是件好事情。他们把《BNA》当做“神作”,我觉得也挺好。
PS:以上骂街仅限于对《BNA》的剧情。《BNA》的画面令我赞叹。
————————————————分 割 线————————————————
游戏:《Changed》补番时间:2020/5/7 ~ 2020/5/8
评分:8/10
第一次通关时的游戏时长 和 所有线通关时的游戏时长:8h 和 10h
(我玩的时候有查攻略。不查攻略的话,游戏时间会更长。)
注:所有涂黑隐藏的地方都为剧透!
目录:
1 作者的哀叹
2 比《BNA》优秀
3 那些游戏体验很好的点
4 并不能被称为“神作”
5 关于“难度”和“那些游戏体验不好的点”
6 获取普罗好感度的指南
7 我的摘录
--- 以下内容写于 2020/5/8 ---
(玩游戏时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厕纸随笔,没有什么有深度的思考,但能大致说明这部作品的基调是什么。)
1 作者的哀叹人类的强壮、与人类的瘦弱。人类的渊博、与人类的无知。人类的高尚、与人类的丑恶。人类的成就,与人类所遭的报应。
人类的伟大、与人类的矮小。
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能让读者明显地感受出来这些人类的矛盾性。作者有着锐利的眼光和广泛的思考,并通过《Changed》这一末日题材游戏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内心对于“人性的矛盾”和“人类的局限性”的思考。
为什么人有如此多的缺点?为什么历史告诉我们,人的这些缺点永远也无法克服?
这思考里,充满了作者的哀叹。
然而,作者不仅哀叹人类,他还赞美人类。他借玩家的操作,赞美人类主角在绝望之中对“活下去”的渴望;他借普罗的对书籍的喜爱,赞美人类发展出了如此优秀的文化;
他借K博士和避难所中“优秀的人”的不停努力和等待,赞美了人类文明“不会被那么轻易地打败”。这让这部作品在“批判”的主题下并不是纯粹的“反对人性”。
2 比《BNA》优秀同时“兽人”题材,同是“遇难”题材,《BNA》无论在剧本的编排,还是剧本的深度,都比不过《Changed》。《Changed》里各条线路互相交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逻辑自洽、构思精妙的大作,而不是《BNA》里那种点到为止的浅薄讨论,这在我看来与没讨论一样。更何况,《Changed》不像《BNA》有着善与恶的明确倾向,《Changed》里,所有角色都不“善”,亦不“恶”,他们只是立场不同。
3 那些游戏体验很好的点这部作品剧情紧凑,全程无尿点。如果你没有因为它较大的难度而却步,那这款游戏是那种能一开始玩就忍不住玩下去的作品。
此外,虽然它不是一个推理游戏,但它各条明暗线互相交错、交相辉映。最终的反转做好了足够的铺垫,且十分精彩,体验很好。
还有一个体验很好的点:在这款游戏中,人类文明的覆灭是因为释放了一种超级病毒。在新冠疫情期间玩这款游戏,代入感++。4 并不能被称为“神作”有恐怖画面、紧凑剧情加成,这部作品的氛围把控地很好。拜此所赐,它所探讨的那些问题能使人印象深刻。
但是,它却只能把这些问题“摆出来”,它的探讨和思考还是不够深入。
所以,它最多只能算一部“佳作”,而远远比不上《攻壳机动队 S.A.C.》这种神作。不过,这已经比《BNA》里的刻奇感好太多了。
5 关于“难度”和“那些游戏体验不好的点”这部作品难度很高。对于一个既不手残也不大触的玩家,卡关时间占总游戏时长的比例大概在 3/5 ~ 4/5 这个区间内。
但是,“难度高”是这部作品的卖点之一,作者自己也说这部作品结合了 I WANNA 系列的元素(笑)(出处见 Steam 商店里
这款游戏的“特点介绍”部分)。
所以,建议合理利用 Steam 的退款。如果你对这种需要不断尝试才能过关的游戏感到不适,那你大概不属于这个游戏的受众范围。
除了难度以外,我认为这部作品还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让玩家感到游戏体验不好:
1. 此游戏包含恐怖元素和微量的性暗示内容。
2. 此游戏用 RPG-Maker 制作,这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满。
3. 画风虽然与游戏搭配很好,但颇为简陋。
4. 音乐虽然很好听,但毕竟全都是 8-bit 曲风。
5. (我个人认为最严重的缺点)太容易让玩家崩溃了。没错,我说的就是普罗的好感度系统。游戏中两次剧情分支,如果不想进入 BE,就都需要让普罗的好感度是满值。选错一个选项都不行。试想一下,你之前打了那么多不亚于 I WANNA 难度的关卡,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结果却告诉你一直以来的努力全部木大,需要几乎从头开始玩。你不崩溃谁崩溃?
所以,我建议玩家在一周目就到网上找“如何提升普罗好感度”的攻略,我在底下也整理了一份。我个人认为这样并不会破坏剧情体验,但会大大增加游戏体验。
不过,这部游戏的重置版《Changed-special》我还没玩。听说有大改,或许能把游戏的体验更上一层楼吧。
6 获取普罗好感度的指南注:我这里整理了一份普罗好感度的获取指南(剧透警告!):
普罗好感度最大值是7,如果不想BE的话,这7个好感度必须都拿到。
1. 第二次见到普罗时,选择选项“谢谢普罗”,+1
2. 第一次进入普罗的家时,不要出去存档,而是马上坐到沙发上与普罗聊天,+1(聊完天再存,不急的)
3. 在毒气室里,普罗会帮主角赶跑小狼。此处需要玩家与普罗对话,选择选项“谢谢你来救我”,+1
4. 在游泳池边上,普罗会在男主探索时睡着。此处需要主角把它弄醒并触发对话,+1
***以上四个好感度必须全部达成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剧情,否则进入 BE1。***
5. 在白胶泥潭里,会有一个普罗走得很慢的房间。此处需要主角慢慢走路,等普罗挪动到门口,+1
6. 在白胶泥潭里,会有普罗勾引白胶兽的片段。在普罗勾引完后,需要在进入下一个房间前与普罗对话,+1
7. 在逃离了狮子的追捕之后,与普罗对话,选择选项“谢谢你的付出”,+1(也就是说游戏内所有选项里,只要有“谢谢”这个选项,就都要选)
***以上三个好感度必须全部达成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剧情,否则进入 BE2。***
7 我的摘录(只记了一句 orz)
“在末日,只有优秀的人才值得活下去。没有价值还只会给人添麻烦的朋友,还是消失掉吧。”————————————————分 割 线————————————————
PS1:部分内容在 2020/5/20 被改动、添加。
PS2:最后再重复一遍:我所写的所有内容都只是“厕纸”。
我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完全主观,并且缺乏说服性。所以请不要被我的观点所影响,而是只把我的观点作为参考。

欢迎理性的探讨与反对意见。我尤其欢迎大佬们的臭骂,那对我来说是绝佳的成长机会。但不接受杠精和无端的指责谩骂。
PS3:“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的观感都不同,因此产生分歧。Bangumi 正是因为不同人之间的差异性而得以包罗万象,让评分有参考价值。因此,我不会探究“对错”、“观点的相同与不同”,我只会探究“思想的深刻与浅薄”。
然而,我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浅薄,甚至连《BNA》都不如。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称这篇文章为厕纸。
当然,这篇文章是厕纸也反映出我思想的浅薄。
所以,欢迎大佬臭骂。
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