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n 说: 死亡笔记这种极简感,我觉得更多还是基于和社会无关的内容指向吧,本身就是个玩儿游戏的片,时空定位其实就是当代社会吧完全可以对号入座。虽然我提dn八分是逗哏不过要说极简的话,印象里和平保卫战对国民性的表现...
游戏类作品很特殊,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的角色实际上可以被抽象为一堆策略和规则,像夜神月和L就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两台包装成人型的决策机器,这些决策只遵循游戏的基本原则,不怎么依赖社会条件。死亡笔记、欺诈游戏都可以看作是以社会为舞台的超大型游戏,就和很多rpg化的异世界冒险一样。在这里,世界只是一种赌注,只有勇者的冒险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世界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改造,或是机械地做出一些反应,更多时候是展现出一种无意识的骚乱。若是说世界可能塑造这些勇者,那就不可能了,事实上,rpg世界里的很多主角都是穿越来的。像夜神月这种新世界的kamisama,也是外在于世界而存在的,他的后继者,比如nlnl里的空白,也是异世界来客。
但机动条子2不一样。这类写实作品的角色身处世界之中,他们的动机来源于一种对社会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是在过往的他们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这种固化下来的互动,就是过去、是历史,体现在人物身上便是一种生平叙述:因为他过去如何,所以现在如何。这种生平叙述不仅是回忆,还可以从角色的许多现有特征来进行推断,比如地位、职务、外貌。这些细节在鸭颈兽的电影里做得很扎实,很多时候,你从角色的登记照和现实外貌的不同,就能推测出这段时间内或许发生了什么。社会本身是可以在很微观的场景被展现的。鸭颈兽有很多类似于空镜头的东西,对着建筑拍、对着角色拍、对着人群拍,却能展现很多东西,这是他的特长。说实话,现在一提到写实系动画,就谈环境音、人物的基本动作、物体互动,其实是在关注枝节。
我只看过守望者的电影,听说不如漫画,但很diao了。这个电影没法一两句话描述,但主要是在解构超级英雄的。美国7、80年代社会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断裂催生出了超级英雄文化,作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回应和反抗。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超级英雄放置于真实历史中,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归根结底,超级英雄只是擅长构造一种癫狂迷乱的语境,使得暴力合法化,本质上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生产出的军队、警察、监狱、法律等话语体系没什么不同。现实中的超级英雄,不但没有让我们的社会变好,反而进一步促进了监控社会、监护政治的产生,是何其荒谬。那句who watches watchers,可以说既是对电影中的超级英雄watchers的发问,也是对现实中国家机器的发问了。
当然,立意是高到没边了,故事和叙述也很炸裂,扎导的上限在这部片里体现的淋漓精致,绝对是拿来喷诺兰厨的好材料,可以去看看b38
自新和境界线倒不怎么惊艳了。自新,其实可以叫俺们村的故事,它的那个社会太田园了,复杂性不足,对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里生活的人来说,很陌生b38。。。我平常推送一条新闻就是几百万的阅读量,每天思考如何在上千万人的都市里生活,你让我去看一个统共只有5万人的日本的故事,我觉得离经验太远了。这与日本那些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或许很贴近,但对生活在巨型都市里的我来说肯定是太遥远了。这也不是说故事不好,只是如果我准备找一部科幻作品好好动一动脑筋,肯定不会拿这一部出来。境界线,就动画可以看到的部分,只是一个很庞大也很笼统的设定集,这种东西在知乎上就很多,有人专门开专栏写设定。。。至于把这些设定整合起来的故事吧,又是一个恋爱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