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以一天一章的速度用睡前的时间看完了FZ。对于一本小说而言,FZ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出色。情节跌宕起伏,不落俗套;战斗场面的描写更是气势恢宏,相比FSN更符合“战争”之名。登场角色虽多,但每个都称得上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也不乏像Rider和Lance那样刻画出彩的角色形象。
同时做为一个成功作品的前传,FZ很好的延续和完善了FSN的世界观设定,剧情的运筹却完全没有感觉到拘束。从这方面说无论作为虚渊的作品还是做为FSN的前传都称上合格。
然而以上不是我这次要谈的主要内容,我想说的,是一个作品的"内核"。以情节为皮,以角色为骨支撑起来的那个主题。
相信很多读者都感觉到了,FZ也好,FSN也好,其实都是写人的作品。7个Master,7个Servan他们都是为什么样的目的追求着圣杯,作品中反复地问这样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以及追逐的目标和其理由。在这里圣杯可以看成一个抽象的人生目标,对了,FZ就是一本以讨论人生目标以及意义为主题的作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两位主角切嗣和绮礼了(说他们两是FZ的主角诸君应该没问题吧。而这两位的人生追求也是所有角色都最诡异的-—就算说是奇葩也不为过了。
先说切嗣吧,这位的人生理想本身可谓是又红又正肯定说不上歪了,不过他实现理想过程中那奇异的行为准则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了多数人的生命必须牺牲少数人”这样的观念一般来说非常极端的“善意”的追求者,或者说许有拯救全人类宏愿的人才会持有。然而我们这位亲爱的主角成长过程是受到怎么样的影响才会形成这样的想法呢?且不说在他那个沉迷邪术毫无良知可言老爸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世界观,之后亲手杀掉自己恩师的桥段更像是结果,而不是成因。
于是我们好好的一个主角为了完成作者讨论”善意本身的矛盾“的任务形成了一个扭曲、空洞又毫无真实感的人格。
再说绮礼就更不可理解了,生而无法感知快乐和幸福的人是否存在且不论。你至少给个理由吧,就算是小时候大脑受到重击脑神经受损也好。否则的话教会家庭出生从小接受正统教育的人最后形成这样的人格简直就像指着一只狗说”因为它是狗所以它讨厌吃肉“一样无厘头。还有后面在作恶中发现乐趣难道要解释成是写在DNA里的性格特性吗?
说完这些,其实关于这本书主题的评价也已经出来了。这两个主角身上完全感觉不到”人性“,或者他们并不是人,毫无真实感和逻辑性的性格形成过程让他们仅仅只能称作是装载一些极端人格的容器。所以这部作品虽然有着出色的皮和骨,讨论主题的过程却空洞而扭曲,不得不说是明显的瑕疵。
花这么多口舌来讨论FZ,是因为不少日本ACG作品的剧作家都走入了类似的误区。 为了追求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而写出一些扭曲而毫无真实感的角色形象,以及一些过于牵强的情节和设定。不少出色的作品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平实的东西也可以写出好的效果。在奇特和偏执的路上寻求成功,结果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