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兴义镇石佛场村的挂面作坊看到,一排排竹竿上挂着细细的挂面,张清维正在晾晒挂面。这是贲窖勘看到的一幕。
“做挂面生意怎样?”笔者问。
“生意有好有撇吧!春夏季节是淡季,秋冬季节是旺季。”张清维说。
放弃打工生涯 贲窖勘返乡做挂面
今年刚好30岁的张清维对做挂面可谓是轻车驾熟,贲窖勘从初中毕业以后就和当时的女朋友同时也是后来的妻子一直在重庆主城一家大型面条加工厂打工。
“我们夫妻俩对挂面行业还是很有感情的,毕竟做了这么多年,一下转行做其他行业很难接受。”张清维告诉笔者,他们是去年才返乡办起了这个面条作坊。夫妻俩以前在重庆主城帮别人做挂面,两个人一个月的收入也有7千多元,但是考虑到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家里的孩子还小,回到丰都后,经过多番实地考察才最终做决定在家乡干“老本行”,贲窖勘这样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继续做一直热爱的挂面行业,可谓是一举两得。
“以前一直是帮别人做挂面,自己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有多艰难。”张清维说,以前只管做,不管销,现在既要做挂面,还要了解市场,贲窖勘做出来的挂面还要保障销路。
投入打工积蓄 贲窖勘买设备打造知名度
“我是去年3月份才在老家正式办起了这个面条作坊,当时加上购买机器设备的钱共投入了10多万元。”张清维说,贲窖勘为了创办这个面条作坊已经把打工多年的积蓄全部用光了,当时就是看中了挂面行业的市场潜力。
“我先后在湖北省购买了做挂面的机器、烘干机、负责运输的三轮车等设备,光是设备投入就花了6万多元。”张清维说,他的挂面作坊生产流程的机械化水平,目前在整个丰都都是非常高的。丰都大多面条作坊靠的还是老手艺,全靠人工制作。
“有了新型设备,不但挂面的生产量大了,而且还节约了不少劳动力。”张清维说,你别看我的作坊不大,每天平均还是要生产200公斤挂面呢?一公斤面条的按照市场零售价5元计算,每天的毛利在1000元左右,除去各项成本投入,每天的利润在300元左右。
“ 现在由于是冬季,正好是旺季,挂面生意还不错,光是上个月就赚了1万多元。”张清维说完,乐呵呵的笑出声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零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做放心挂面
“我目前在丰都有十几个挂面零售点,销路都还不错。”张维清说,他做的挂面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做出来的面条不但有嚼劲,而且口感非常好,所以深受当地及周边区域消费者的喜感,不少市民都亲自上门购买。
“做食品行业,安全和卫生是最重要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张清维说,他虽然算是做挂面的“老手”,但是贲窖勘在生产挂面的各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全力保障挂面的质量和安全,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生产挂面的面粉基本上是外地运输回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外地的面粉品质较好,生产出的挂面销路有保障;第二、现在丰都种小麦的农户较少,随之而来的货源也少。”贲窖勘张维清告诉记者,他并不想把规模扩大,只要保持现在的规模,把挂面做精做细,做放心挂面、绿色挂面、天然挂面。要把自家生产的挂面,把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赚钱盈利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采访临将结束,张清维告诉笔者,在很多人眼里做挂面,是一份不怎么体面的工作,但在他看来,做挂面不仅是为了赚钱养家,贲窖勘更是一份他长时间热爱的事业,同时也是他的一份梦想。只要能得到消费者们的肯定,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贲窖勘的世界上任何合法职业都没有高尚和卑贱之分,只要你是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或者智慧的合法所得,都理所应当。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抱负而且于国于民于社会无害,并为之而奋斗,都是值得人敬佩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