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10-16
新闻动态
分享

包公第38代传人现居江苏南通包氏家谱

作者:记者 尤炼  

 包公第38代传人现居江苏南通包氏家谱

珍藏包氏家谱她名叫包绍芝,今年77周岁,其高祖为清朝书画家包弼臣,姑母为台湾铭传大学创始人包德明。

 

5月24晚,77周岁的包绍芝和老伴儿张国祥端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收看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之开封奇案》。这部由著名演员金超群、何家劲、王莎莎等主演的古装侦探剧深深吸引了老夫妻俩。

收看包公剧,是包绍芝晚年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她是包公第38代传人,落户南通已有32个年头,现居住在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包绍芝全家一直很低调,其包公传人身份,因最近公开珍藏多年的包氏家谱才被人所知。

1. 南溪包氏源流 记录家族变迁

“南溪包氏自清康熙末由闽杭入蜀定居,迄今十二代。包氏之族,诗书世家、绩德世系,为善世族也……”5月24日上午,记者有幸在包绍芝老人家亲眼目睹了这本名为《南溪包氏源流》的包氏家谱。

南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原为四川省宜宾市的一个县。2011年7月,南溪撤县设区,仍属宜宾市。《南溪包氏源流》家谱上记录着包氏族源述:“包氏之先本姜姓,炎帝神农氏之裔,皇帝封为申国侯,遂以国为姓,后改姓申,今河南邓州南阳县也。”

《南溪包氏源流》家谱上还印有包氏历代迁徙示意图和包拯上下五代示意表。包拯(999-1062),北宋天圣进士。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经久不衰。

《南溪包氏源流》家谱闽川包氏辈序示意表上记录着包拯的名字,按这本家谱排序,“绍”字辈应是包拯第38代传人。这本家谱还印有《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南溪包氏源流》家谱编撰于1997年10月。4年后,《南溪包氏源流续编》问世。包绍芝介绍,这本家谱自搜集素材到编撰付印,均参照史志学术编辑进行,求真务实,有据可依。家谱的时间线路,对清代以前的脉络细述其概,清康熙末国栋公落笈南溪,至1996年底作详述。包氏族中的今昔名流,已逝者立传,健在者列入名人录。


包公第38代传人现居江苏南通包氏家谱


2. 高祖为包弼臣 独创“包体字”

包汝谐(1831-1919),字弼臣,晚年号公叟,四川省南溪县城人。祖籍福建上杭,明朝末年,其先祖包国栋游学四川,后定居南溪,传至包弼臣时已历七代。

包弼臣艺术修养非常全面,诗、书、画俱佳,和同乡罗肃、赵树志并称“叙州三杰”。其父(包融芳)其师(曾璧光)都是帖学高手,在他们的指导下,早年的包弼臣从学帖开始,遍临晋、唐、宋名家法帖,对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诸家用功尤深,由此打下深厚的帖学功底。

1856年,25岁的包弼臣来到北京,谋求深造。其叔父包欣芳是进士,时任翰林院编修。由叔父引见,包弼臣得以请教耆宿,饱览历代名迹,眼界大开。在京5年,他购进北碑拓本上百种,日夜研读,刻苦临摹,由学帖转入学碑。

此后数十年间,包弼臣在碑帖兼治的书学道路上努力探索,取北碑南帖之长,为自己所用,立志创新,终获成功,其书法被人称为“包体”,曾得到李文田、张之洞、赵熙等众多名家的高度赞赏,至今蜀中人士对其片纸寸楮犹视若拱璧,倍加珍爱。

按《南溪包氏源流》家谱排序,包弼臣是包绍芝的高祖。包弼臣的孙子包熊文,就是包绍芝的祖父。现在,包绍芝家存有包弼臣的字帖,闲来时光,她喜欢翻阅高祖的书法字帖。

 

包公第38代传人现居江苏南通包氏家谱


  包绍芝家存有一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这幅早已泛黄的照片,定格了77年前的历史瞬间。照片后排左三为包绍芝,当时她刚出生40天,被母亲抱在手里。照片后排右二是包绍芝的父亲包德馨,后排右三为其姑母包德明。

3.姑母为包德明 创立铭传大学

包绍芝家存有一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这幅早已泛黄的照片,定格了77年前的历史瞬间。照片后排左三为包绍芝,当时她刚出生40天,被母亲抱在手里。照片后排右二是包绍芝的父亲包德馨,后排右三为其姑母包德明。

包德明生于四川省南溪县,1937年北京大学社会系毕业。11岁时随七叔包煜文先生到北京,接受小学至大学16年教育。大二时经由系上助教辗转介绍,认识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李应兆,大三时结婚,毕业后返回四川担任遂宁师范学校教职。

1956年,包德明与丈夫李应兆在台湾创办铭传女子商业专科学校,校名是为了纪念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这所学校为台湾最早设立的女子商业最高学府。1990年7月,学校开始兼收男女学生。1993年8月,改名为铭传大学。现任校长李铨为包德明的小儿子。

包德明担任铭传大学校长长达42年。她有句口头禅“奋斗到底”,有一句豪语:“我包德明,天不怕,地不怕,不相信男人可以做的事,我们女人不能做。” 铭传大学在台湾以商业及传播闻名,是亚洲第一所美国MSCHE认证大学。依据2011年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第370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包绍芝与失散多年的姑母包德明一家恢复联系。她曾用文字记录:“亲人们太久分离都将成为过去,成为太深太深的记忆。”包绍芝的女婿张建生博士现为常州工学院教授、硕导。2007年6月,他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时,见到了包德明。

2009年2月,包德明病逝于台北“荣总”医院,享寿103岁。包绍芝闻讯后,特作一幅挽联悼念:“蜀台女杰贤达德士,龙图子孙旺族明君。”

4. 一生之路坎坷  晚年生活幸福

“童年不幸、青年不顺、壮年出力、老年幸福。”包绍芝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人生。她的父亲包德馨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一位进步人士,经常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后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致死。

父亲去世后,包绍芝与母亲蒋立聪相依为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解放后,党和政府把包绍芝培养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的经济管理干部,她积极投身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建设、生产,该厂是当时“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1981年7月,包绍芝和丈夫张国祥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我市工作。包绍芝刚开始时在市群力针织厂工作,后调入市纺工局任计划经营科副科长。1993年3月,包绍芝退休回家,开始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包阿姨在辖区内很活跃,她参与组建了社区少数民族舞蹈队、金秋合唱队、十字绣沙龙等社团。最近,她还成为社区红娘志愿者,正在为大龄单身男女牵线搭桥。”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党委书记刘晓丽介绍。

“我退休20年,晚年生活很充实、很幸福。退休后,我在老年大学学书画、上古诗文赏析课,我自学了十字绣,几件绣品还被送到海外交流。我的4个子女和孙辈们都发展得不错,我们这个大家庭现在共14口人,其乐融融。”包绍芝如是说。

5. 期盼包氏统谱 共圆中国梦想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毛泽东曾经说过:“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编修‘中华包氏统谱’,将天下包氏合为一宗,让每位包姓人都有认同感、归属感,是我们包氏家族2500多年来的共同夙愿。这几年,我一直为这个宏伟的目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包绍芝告诉记者。

2010年5月,首届中华包氏宗亲代表大会在扬州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149名包氏宗亲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成立了中华包氏宗亲会筹备委员会、《中华包氏统谱》编修委员会和中华包氏基金会委员会。这届大会,包绍芝的堂叔包德森和堂弟包绍安,作为四川省的包氏宗亲被邀请参加。

“当今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完全有条件彻底理清全家族的世系脉络,使《中华包氏统谱》成为弘扬包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作为包公第38代传人,我全力支持统谱编修工作,盼望统谱能早日圆满完成。我更盼望我们包氏后裔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包绍芝如是说。

(记者:尤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包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包氏家族圈

全网第62大家族
已有480万位宗亲
99+

包氏家族圈

全网第62 大家族
已有48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包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包氏网
炎黄包氏网(bao4.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包氏新闻,包氏话题,包氏名人,包氏源流,包氏文化,包氏企业,包氏族谱,包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包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包氏宗亲网站。
炎黄包氏网以弘扬包氏文化,传承包氏文明,促进包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包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包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化
岳氏文化简氏文化骆氏文化毕氏文化章氏文化鲁氏文化关氏文化葛氏文化柳氏文化俞氏文化聂氏文化蓝氏文化祝氏文化柴氏文化纪氏文化焦氏文化祁氏文化耿氏文化邢氏文化尚氏文化芦氏文化成氏文化涂氏文化左氏文化麦氏文化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