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感受..在努力的人即将成功时把他杀死, 这样的故事看得太多了..已经免疫了..更不用说这是轻小说惯用的套路..
干脆趁此机会说说这个惯用套路的模式好了..
需要两个人物, A和B. 一般是男女主角.
B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贡献"给A..而A喜欢这样的B 但也希望B能独立 回归"正常"..于是B为了回应A的愿望 与A一起"努力"做出改变..然后设计剧情让B在即将成功时以某种原因"消失"..于是A崩溃, 但是B消失前通过某种手段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A, 安慰了A的心灵, 结束.
如果再抽象一点, 去掉轻小说元素, 那AB性别与性格都无所谓 只要AB"共同努力" 结果却是功亏一篑 B消失 留下来的A独自悲伤 再被B间接"救赎"即可..
举例的话..生活完全围着哥哥转的可爱粘人无法自立的妹妹 为了哥哥的愿望从最简单的小事开始逐渐做出改变, 然后愿望即将达成时突然"消失". 哥哥伤心不已 再被妹妹的日记救赎.
写完后觉得自己语文真差..怎么这么冗余..而且总感觉意思有点偏差..
Hyphen虽然知道故事就是这个故事 但是还是要看着剧中人走到结局

故事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也确实是那老一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积攒了太多文艺作品,就拿爱情举例,古往今来都写烂了,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一套了,那么,爱情还有被书写的必要吗?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故事的好坏不取决于题材,而是取决于如何讲故事,如果仅仅因为题材不新颖,就对其否定,这难道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吗?
CedarCBE 说: 虽然知道故事就是这个故事 但是还是要看着剧中人走到结局
故事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也确实是那老一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积攒了太多文艺作品,就拿爱情举例,古往今来都写烂了,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一套了,那么,爱情还有被书写的必要吗?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故事的好坏不取决于题材,而是取决于如何讲故事,如果仅仅因为题材不新颖,就对其否定,这难道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吗?
你这个引用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他说的是创作主题,我说的是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