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天时地利人和汇聚之作,背后除了剧组本身的功夫,还有无数不可控的场外因素,各种灵光一闪的痕迹,无心插柳的效果。而对于影片内容的实质,个人倒是挺支持雷德利·斯科特本人的说法:“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有多么严肃。我拍电影的目的是娱乐大众……它实在没有什么深刻的意图。”——这与2049更有意的思考,更有意的表达是不同的。毕竟第一部将原著中关于默瑟主义的段落也都删掉了,让原著中那些最主要的思辨也没有呈现在银幕上。第一部成为的,是外部给予的,某种不可名状的高高在上的地位,是时代,是历史。第二部2049,只是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成为了一部更好的电影,一部更好的银翼杀手而已。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2024.7.17 漫无止境的雨与黑夜,闪烁迷离的霓虹,拥挤嘈杂的街道,深邃恐怖的超级公司,以及被杂糅在一起呈现的东西方文化符号——这些要素一起塑造了极致的反乌托邦氛围,以奠定了赛博朋克美学的范式,复制人的故事则就科技发展对人类伦理的挑战做出了预言,在那个年代,毫无疑问是一次极为先锋、前卫的尝试。
22年还是23年看的,因为当时想看银翼杀手的动画片。但我看完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观看的必要,所以不推荐。可能最有价值的就是场景构建吧,毕竟是第一个赛博朋克场地的设计,不过还是觉得没什么看的必要,现在大家早都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