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4k重制了!|| 私心之作,如同对一些邪典电影那样中邪着魔般沉迷,初看时的整晚不停回放重看。鸟骨化石与结尾方舟一幕着实震撼。本作的人设和美学如此独特,末世飘零感自成一派,因而黑魂也有所化用。少年少女都有着一副年轻又沧桑的躯壳,空洞又仿佛藏满情绪与故事的眼神,配合着环境中不知来处的风,不知去向的飞羽尘埃,光影的移动,二者的面庞与身影都透露着不可名状的诡异、孤寂和怅然。利用构图和美学上的设计呈现出无穷的意蕴,同时为后来的机动警察1、攻壳95提供意象上的“原型”。这是天野押井名仓靖博小林七郎等人合力而成的孤品。在我心中这即是动画中的塔科夫斯基,也如他人所言,是德莱叶和伯格曼。在拥有广泛阐释空间的同时,本片又有一条脚踏实地的内在思路,片中台词为观众指明了一种方向:—“我听见翅膀挥动的声音,那一定是它梦见自己在天空翱翔”——“那只是外面吹来的风声……”
极其晦涩难懂,被宫崎骏批评为“胡言乱语”和“乱七八糟”属实不冤。少女既是鸟也是蛋,先是《圣经》中诺亚放出的鸽子,其收集瓶子的行为如同鸟类衔枝筑巢般隐喻对生命之源的守护,而后是坠入水中吐出的气泡化为无数新蛋,既是旧世界的遗民,也是新世界的胚胎。少年是诺亚方舟上忘了自己该何去何从的“新亚当”,只渴望像不断生长的树一样抓住蛋中的鸟,可惜蛋也终究只是未孵化的希望与虚妄的信仰寄托。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少年目睹方舟式飞行器独自升起,暗示新世界已经没有能够承载旧人类的船,而此时的旧世界也早已如同倾覆倒置的方舟船底般破烂不堪。正如贝克特用“戈多永不到来”消解救赎幻想,押井守通过众人无意义追逐腔棘鱼(基督教“耶稣鱼”象征)的投影和蛋的破碎与重生,暗示希望不过是循环往复的西西弗斯式困境,充满虚无主义色彩。
力求在这种私密性和个人性极强的片子中寻求某种解读本来就不太可取,个人理解是男主代表着当下“上帝已死”的现代人,不知道从哪来要去向哪里,或许押井守是要从现代人困惑中提取出某种共性的东西?那么我觉得很多东西可以取消掉,只留少年少女方舟和蛋,再把台词取消到只剩一两句可能会让这个作品的观感更上一层,当然有这种观点大概只是我没有get到押井守想要表达的东西产生的错乱//在影像体验上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押井守式的长镜头发疯一样到处都是,也正因如此才能清晰感受到末世异质性的被无限延长的纯粹的时间,从而创造了一种极其疲劳却又十分畅快的观影体验。//最后天使的卵里面果然还是空无一物,由此不管怎么展开一定都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故事,这也太押井守了
极简的叙事和高度象征流的表达,兼具宗教感和深邃的末世感,可能它更适合具备符号学基础和愿意主动解谜的观众,关于它想表达的主题,我试图理解,但理解了半天还是不理解
7.0,第一部完完全全没看懂的电影……,背景噪音比任何一段配乐都长,一些剧情(用鱼竿刺鱼的影子,开头结尾出现的巨大的机械之眼,机械之眼上的人物雕像)暗示性很强(虽然我看不懂),看评论说这部电影押井守有模仿塔可夫斯基?这就是塔可夫斯基嘛?i了i了。 补充一句,我虽然看的是马赛克版的,但是仍然可以发现画面很有想象力
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故事,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结局,有的只是侥幸的,逻辑的,无限的重复。而天使之卵无疑是把鸭子的这个观念演绎到极致了。全片空灵孤寂,只剩下沉重的雨云,寂寥的空气,与在这个世界末日下的孤单少女。少女明明失去了记忆却仍把卵视若珍宝,把它放在怀里像母亲一样日复一日的温暖孵化着它,直到水瓶几乎堆满教堂,而把卵藏在肚子上的行为也无疑是在代指母性。但对于这个卵能孵出什么,或许就连女孩自己也并不清楚,她只是固执的认为里面就是她所期望的信仰。直到最终的审判到来,少女所坚持的信仰被无情地打破,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而得救,灭世的雨水也依旧在大地上狂涌。从卵里孵化出的,反而是她自身镜像的溺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