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没法释怀,我选择用”无聊“和”力不从心“来评价这个篇章 | Montage.1938 | 15 replies | 2023-11-5 |
巨人风评反转令人感叹 | 清祀十六 | 87 replies | 2023-11-7 |
真实世界里像始祖尤弥尔一样的人太多了 | 比特骑士 | 1 replies | 2024-5-1 |
努力看懂巨人 | wakaka | 37 replies | 2023-11-7 |
三笠为什么能消除巨人之力? | 头发不在 | 13 replies | 2023-11-17 |
  | 更多讨论 » |
发人深省不等于给你答案,揭开伤疤不等于治愈创伤,展示矛盾不等于消弭对立,拷问问题不等于解决方案,描绘包括主角在内的各路人物,他们的经历,纠葛,矛盾,复杂和选择,不等于让你喜欢他们,赞扬他们,也不等于让你仇恨他们,咒骂他们个人认为巨人之所以是一部好作品,恰好在于它不是后者,而是前者,它让你思考,甚至会迫使你思考,而不是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完美结局,英雄主角,以此代替你的思考。有的人因此而去思考和深入阅读,有的人因得不到标准答案而焦虑并失望,有的人因爱憎角色而陷入立场不可自拔。一步优秀的作品,无论它以怎样的艺术形式展开,它总是勇敢真挚并最终耗尽心力的去寻找那个看起来根本找不到的答案,它们的优秀不在于找到了什么,而在于“找”这个过程本身。
完结后篇凭着良好的视听和演出搬回一局,剧情改编方面,艾伦也不在是漫画里谜语人般的提线木偶,也意识到自己的一意孤行给同伴与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灾难,这一切源于他和阿尔敏一起去空无一人的墙外世界的约定,他想挣脱记忆碎片的束缚却发现自己本我欲望所吞没(即踏平墙外创造书中无人的世界,从这一点上他是本我欲望的奴隶但也被灭世的负罪感所束缚)巨人后期确实有很多情节编排不足的地方且战争轮回带有些虚无主义的韵味(推荐优质up Lilin2白,看完结局还想更深入了解作品可以看看他们的剧情解析)但战争只会停歇不会消失,百年后进入赛博时代即使没有巨人之力这种不可调和的因素,人类依旧会爆发新的冲突与矛盾,而这一切就不是阿尔敏这一代能左右的事情了, war never changes,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确是无力的,但是理想的力量在于,只要相信的人足够多,它就会成为改编世界的基底
无论是喜欢它的、厌恶它的或是从热爱到憎恨的。从2013年被它惊艳到的秋天开始,直到现在处于异国他乡的我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我也很难为这部作品的结尾给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简短评价。想了又想,我只能很中庸地说,目前的结局是这部作品必然的结局,注定会刺痛很多人,因为作者本人就是解构及虚无的。同时,谏山创本可以用更长的篇幅、更详细的展开去缓解这种阵痛,给读者一个更好的交代,但他没有,只能说是一种遗憾。决定论叙事的唯一发展方向就是不断向内塌缩、成为一种难以言明的隐喻。当往昔的九大巨人纷纷出现时,这种隐喻的一部分其实被具象化了:从不消失的过去正持续地向当下施加着新的影响。尽管如此,故事中的角色仍在一种高度局限的状况下做着个人的努力——这种从悲观主义架构中生发出来的坚韧、向上的精神,才是故事能够成立、且令人着迷的根源啊。无论如何还是要道一句“完结撒花”。
巨人最终章证明了自己是坚定不移的反战动画只是带有极强的悲观情绪,并不是之前网上说的“反战败”。最终章片尾,幸存的艾尔迪亚人在叶卡派的带领下变得狂热,成为了崇尚武力崇尚战斗的国家。 阿尔敏等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外交,去阻止他们向外扩张。这里已经很能代表作者的立场了 ,他不信任人性,认为战争不会终结,但以主角团之口表达了绝不支持战争的决心。结果他们肯定是失败了,片尾ed展现了这个世界的结局,科技不断发展,城市步入现代,步入赛博朋克般的世界,但争斗始终没有停歇。埋葬着艾伦的树见证一切,直到核弹将世界夷为平地,将世界还给自然,牵着狗的少年在废土找到了树洞,开始了新的循环。
存在主义的黑色寓言,现实魔幻的完美映射,逻辑自洽下的完美结局,同时也弥补了漫画原作过于仓促的节奏推进,一个真正有深度的神作该有的结局模样,觉得烂尾的人,其原因只能是受教育水平过低,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极度的狭隘且费拉不堪
很多人把巨人看做一个偏向于宏大叙事和意识形态的作品是相当不可取的,从一开始你们期望的少年漫里的成长形正义热血男主艾伦压根就不存在,以反传统黄金少年漫公式创作的巨人如果读者还是以正面的少年漫期待角度去解读和解构必然不可能接受早有所铺垫而在结尾暴露出的艾伦的阴暗面,但其所有人物行为逻辑都是前后一致的,受限于139这个数字牺牲了它原本该有的叙事节奏,导致角色情绪的表达不如以往详细属实遗憾,巨人的内核其实更倾向于社会心理学和个人,而在宏大叙事方面并非完全否定/肯定一方而是更多的是以怀疑的眼光审视双方各自立场下的正义和行为(经典耶韩之争),但这并不代表牢巨是一部作者性拉满的作品,虽然前后铺垫和细节及需伏笔要去读者耐心寻找来辅助完成对角色内心世界的补完,而在第四季后又玩起了插叙倒叙使得剧情和某些人物更加晦涩难懂,方法论表现形式和读者期待产生严重错位才是争议的核心
海螺能够听到类似海潮的声音,但实际上是倾听者的头颅共鸣和所处的环境音综合结果。看海时,阿尔敏终于能如愿以偿看到爷爷禁书中描绘着的取之不尽宽广无边的的盐湖时,对着具体的事物着迷而着捧着海螺欣喜诺狂,但艾伦被仇恨所蒙蔽,对真实墙外世界的失望眺望着远方看不清前方道路,回到完结篇之时,阿尔敏从道路中幻化出的血海之中拿起沾满献血的海螺,将其交到艾伦手中时,艾伦注意到了脚下一份脆弱不堪的美好事物,明明近在咫尺之间,而却总是眺望远方,一个渴望自而由另一个渴望理解和探索与求知,虽然他们所求之物相差甚远,但阿尔敏的话也让艾伦想起了自己除了想要铲平大地的创造书中世界的破坏欲和消极自由观还有和友人曾经一起对于墙外世界探索的那份纯粹无比的梦想,寄托着孩童时期无暇梦想的海螺手手相传之时却已然沾满了鲜血,但他任然相信阿尔敏余生能到达自己一生所到触及不了和跨越不到的墙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