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价值观,小朋友看完对乌托邦到底有什么感觉呢?难道打架拯救世界爽就完了嘛?虽然说给小朋友讲好这种“僵化”(我去除了反派刻意的洗脑哪里有问题了)的价值评判反例比较困难,但也不是完全办不到的事情。
(6/10)样板剧了属于是,不过这部是刚交待故事背景就知道后面咋演了/有些桥段过于降智/现在哆啦A梦剧场结尾都得包个饺子吗,04剧场版还有领盒饭的来着,最后掉试卷不会是neta星新一的那篇初中课文吧。
是個很有意思的取材,然而描寫失敗了。欲描寫反烏托邦的主題,然而在烏托邦和反烏托邦的描寫都不對。就烏托邦的部分,當劇情展開到後面,烏托邦變成是一個博士的陰謀,就變成了單純打惡勢力的膚淺劇情。而反烏托邦的部分,大雄試圖以反烏托邦去回擊時,採用了講述主角團缺點的方式,然而,難道人可以以每個人的不完善之處,去搭建自己的人格嗎。//實際上,這個部分可以換個方式,不用去強調什麼胖虎的個性是怎樣怎樣的,而是在電影開頭先帶出這兩天在生活中發生了什麼挫折或怎麼做都做不好的事,或是在什麼事情上比不過別人,在後面說服說大家有做不好的地方,但都在持續改進,這樣就說服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