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片*碎片化的网状叙事*意识流*电波系(问就是个人好这口),极其挑人,需要一口气看完。(后)现代人们精神状态大赏,怪谈像是某种具象化。和过去的幻影告别走进新世界吧。
剧情其实不算非常难懂,通篇是以一个个情节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互相串通起来的。他故意将前后顺序打乱,让观众从前期的一头雾水到几个故事一起把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其讲的精彩之处。在一堆较为复杂的设定的背后,想表达的其实是少年们的成长。有些选择留恋于过去止步不前,有些坚定的遵从本心,有些认为人应该和世界一起成长。当然我们无从辨别对错,不过请务必不要欺骗自己,欺骗自己的朋友们,你自己应该最清楚事实并非如此,失去的东西早已远去,又想把再也不可能得到之物抓在手心,徒劳又徒伤
看完前三集我开始怀疑我之前是不是补了假的新版,后续纯当是另一部作品反而多少清晰了些,还唤醒了一点初中看lain的感受。散碎的叙事节奏和摄影音效处理无不营造出极致的疏离和偏移感,视野内的钢筋水泥丛林和视野外的未知隔空压得人喘不过气,表面上的戏剧冲突仿佛只是不可名状的大他者伸出的一根触须,死神、杀人魔、超能力者也不过是后现代社会人人有病的日常景观,即使暂时移除也会有链式反应般的新暗黑小故事不断延续。如果说lain构想出的是一种人类把油门踩死冲下悬崖的情形,幻影死神描绘的就是一个在受限的世界中,人是如何拒绝进化、畏惧进化,在对内阉割中缓慢走向腐烂和毁灭的图景。两部实验动画一体两面,满足了我对日本世纪之交的一切刻板想象。总之至少先记住自己的名字吧,记清来时的路,纵使迷茫也不要再为幻影所困,才有希望。
世纪交替之际,对过去的回忆与未来对期望。旧版比新版要晦涩,但是其中有几集确实喜欢,特别是第五话和最后一话。不吉波普新版大概是我脸盲症犯的最严重的动画,没想到旧版在阴暗的氛围下更加Σ(・□・;)
7.8 风格挺像铃音的。相比新版不吉波普,旧版只讲了共鸣者引发的光柱现象导致都市下的各人的凄惨遭遇,是真的惨。。动画剪辑和画面很跳跃,音效都很诡异感。若不先看过新版的话,这叙事方式对未看过小说的观众可是有点头痛。
处于千年之交时期的作品,前11集运用其零碎的叙事节奏与灰蒙的滤镜将本片的氛围刻画得十分压抑,通过群像剧,串联起来一个个黑暗故事,并将其联系起来。最后一集是点晴之笔,画面由阴暗转明亮,如同雨后的风景般,人们割舍着重要之物,并逐渐成为大人走出阴暗,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如梦似幻般的20世纪也结束了。
如今我好似回到了那个阴暗的时代 在黑暗的世界里唱着一首悲伤的曲子 颓废迷茫不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以后就别再提那些废话了 我们都曾是变态 那个时候 我们认为周围的人都是臭虫 曾经仰慕着的那些英雄 早就将我抛弃 面对消逝的过去 我早已力不从心
和原作有较大的出入,多半内容都是以原作的设定为基底的原创剧情,风格出挑,走的实验性动画的路子,不了解原作的话大概观感会比较懵,对于泡泡的形象还原的不错,这一点远胜新版。
跳跃性的叙事和灰暗的滤镜的结合使得故事氛围十分严肃,被巧妙的串联起来的灰暗故事,与光影和背景音的配合共同讲述了这些丑陋人性的事件。时光的流沙带去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又如同时光无法倒转一样,我们或许再也寻找不到埋藏在身后流沙下闪闪发光之物了吧。
“人们都是割舍着自己宝贵的东西,逐渐成为大人生活下去,同时不断向现实妥协,并开导自己说:这才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风味极其独特的实验动画,世纪交替之际的阴郁怪作。独特的乱序、剪辑让人雾里看花,“性感”的电子音乐和精炼的人物对白更是锦上添花,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本片不仅叙事是“网状”,人物的观点也是“网状”。或平行或对立的理念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交织成巨大的信息网,如不吉波普的那张星空斗篷般深邃,将屏幕前的观众拖入思索的洪流中。前十一集的画面多为灰暗色调,信息量有限、抑制娱乐性的减色画面,既突显了《幻影死神》的“傲气”与“病气”,又强调了“记忆“这一主题。“怀念过去跟囿于过去是天差地别的两种事,就像城市的风景会变化一样,人也必须不断向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