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吃了周更的亏,越到后面逻辑漏洞越大,甚至还出现吃书,许多设定也是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转正式版也没有大修剧情就急匆匆做手游去了。手游一个赛季赚一个EA的钱,转回来做单机我看是难咯。
刚开始玩,脑叶的剧情忘了大半,游戏性还是不错的//10h,打到都市梦魇,弃牌流,防御流,笼中狗斗,看看后面还有什么流程,司书页还不是很理解,剧情知道个大概,回去补一下脑叶整体剧情了。//12h,还是得靠乐队套啊!//13h,这打击流怎么搞这么厉害。
7.5/10 (8分)有粉丝加成。卡牌构筑+拼点,十分有趣的玩法配上相得益彰的游戏内剧情演出。9分是因为还有创意工坊的大佬们在耕耘,让这游戏可玩性更丰富。当然圈子依旧很多小鬼破坏环境
没有玩过前作,剧情大体上是独立而又关联的单元剧组成的,其中不少怪谈风格的故事的设计颇为有趣;画面立绘虽略为潦草但十分耐看;配乐和配音下了不少功夫。即便如此,实际游戏体验需要刷刷刷,个人不是很感兴趣;实际战斗有些粗糙;整个场内场外的游戏机制需要一段时间熟悉。
打之前也没有很期待玩法的,最终流下了找不到同类型玩法作品的泪水……/虽然月计反复更新反复做平衡了,有几关还是随机数渡劫,但是能反复gg的地方也不多,还挺好玩的(?)/歌好听很有氛围,比较土的故事也演出得不错,(或者说演出太顶了、谁不是冲着异想体来的呢)就是结局分歧那个问题很出戏(你但凡换个问法、换个更靠谱的问法呢)打最后一层解放战就真没太大动力…/回顾起来真是越有猎奇味道的章节感受越好,月计全靠异想体撑着/打不到9分也不是剧情不行,因为优化是稀烂的,界面是马赛克的机器是滚烫的,管你gtu有多少资源ppt是卡顿的,ui缩放是不方便的,引导是汉化了也没啥帮助的
故事模式注定了配角塑造不足,稍有吃书,真结局结尾比较拉,整体剧情不如前作。。玩法很特别但我当剧情向玩的反而有一丝折磨 音乐顶中顶 一天溜一遍ost三遍mili专
本应得到9分的游戏,但其优化、引导都做得不好,作为游戏的本分,这是不容饶恕的缺陷。游戏本身还比较有趣,但我不认为其所有机制都被充分使用。举个例子,“没有任何卡牌需要同时由两枚速度骰子使用;异想体书页的正负性与战斗书页没有直接的关联。”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后期的高难度战斗中得到充分展示,这是该游戏最大的优点。在那些战斗中,音乐、画面和台词完美契合,这些语言成为了角色最好的诠释,而不同的角色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一小部分世界。特别喜欢的:有意地将异想体的名称、描述和排序与剧情内容隐秘地关联,这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优雅的角色经历描写,也因此,各楼层最终解放战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