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班级的描写缺失,使得作为观众的我们,对本集发生的事抱有一种疏离感。
在此之上,抛出一个“我们团结在一起办学园祭”的话题,只会令人困扰。在此所调动的观众情绪、叙事的基础,是来自于观众自身的回忆——其各有不同的见闻与经历,而非创作者所勾勒的图景。创作者从模仿样本中产生的理解历史的外来规范之中,自以为捕捉了一种均一而空洞的时代观、一种共通经历,并进行加工,使人感到鸡同鸭讲。
在更加根本的地方,则体现整个系列乃至整个东映动画的制作态度上。他们总是以一种话语与理性的霸权姿态,透过一种昭和式英雄形象进行宣告“我觉得这样比较好,所以你也要这么做。因为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这一点,少数服从多数。”
尊重差异,在差异之间寻求共识维度。——这种意识在整个系列中很少见。
在本集里,如同12楼的朋友所揭示的那般,这份“差异”也是不存在的。必须在一集内抛出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创作意识迫使创作者选择了逃避问题。
总是在抽象、夸张的口号的对立之间,寻求戏剧张力。并以笼统的话语进行概括,去消除差异的存在——这一问题在本作与GOGO里最为显著。
本作宣扬的是心意,是感性。但其创作者背后所遮蔽的社会潜意识(结构主义式的),毫无疑问是“目的合理性的霸权主义”。
也因此,我是不太愿意在Q娃系列中进行太深的解析。对它们的简评总是停留在表面、架构上。撬开它们的外壳,能发现的也许只会是泛滥的权力意志而已。
喜欢doremi又在观看光美的朋友,请正视这一问题。doremi毫无疑问是尊重差异——尊重差异,在差异之间寻求共识维度。——这样的作品。
附文
继承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这意味着这样一个问题:期待视野自传统的经验力量之中脱离而出,这才使得具备自身存在权力的新时代能够从过往时代摆脱出来,并与之对抗。因此,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格局也发生了独特的变化。一方面,在未来问题的压迫下,现在被赋予了历史行动责任,并获得了对过往的支配权;另一方面,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在,也由于采取了干预或忽视的态度,而在未来面前发现自己受到了追究。——未来问题造就的压力,正随着过去的和未能实现的未来的压力而不断增加。这种回忆症构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消解力,用以反抗责任的不断集中:它把仅仅面向未来的现代时间意识施加到了现在的头上,使得现在充满了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解不开的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