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守子 说: 那之后的故事怎么开展呢?毕竟多数篇幅都是其他角色对于剧情的推动。男主起到的故事传递太有限,这反而成了某种套路,他可以荒谬,反叛,但他不能一直这样。同样的戏路一次叫精彩,多次叫滑稽,再多人们会认为他没活...
关于影野实的本人到底是不是一个成熟的人这件事情本身,最好的切入点是“核弹”意象的使用,影野实并非是你所想象的具有进攻性的人格,对于他而言,支配别人最大的意义在于不被他人支配,为什么他对于核弹的印象那么深刻,因为他清楚,这件武器能够无视他的努力,无视他的奋斗,以支配他的生命权的方式达成剥夺他自由的目的,他疯魔的追求实力的背后,是他本身不愿意成为任何被支配的主体的思想的反应。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确定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支配自己存在呢?如果我们认知到了宇宙的广大,我们就明白这件事情是无法获得一个确实的证明的,那么如何保护我奋斗得来的自由?唯有超越自我,对于未知的力量的恐惧支配着影野实,他始终在跟他想象的强者搏斗,以争取更为广阔的自由。
另外更加深层的关于这个人到底体现了什么的解释,建立在这样一句话之上,如果你认为这句话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以下写出的文字将全部无所凭依:
“自我在作为被创造物存在之时,其本身也同样作为创造者存在”
从深层意义而言,每个人自从出生之后,就受到了来自于家庭、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塑造,但是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
我们的自我到底是被“塑造”的,还是被“改变”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自出生开始就是“人”这一本质的体现,那么是否我们所创造出的意义与价值本身是可复制的,我们缘何与他人不同。
当下愈演愈烈的标签战争,党同伐异的本质是人对于自我身份认知的危机,我们在信息的洗刷当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将自身行为量化归纳进入标签当中,以标签作为自身行为与存在的凭依。
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证明我们生来就不一样来确立自身存在的依据,如果在剥去社会与现实给我们加诸的种种枷锁之后,我们能够将自身的本我与他人的本我区分开来,那么就能够将一切的差距转化为差异,通过多元化人的概念,甚至将人这一统一的概念消解一样可以对抗虚无主义,因为如果你一开始就是唯一的,那么你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因为你“独一无二”
那么如何消解社会的塑造与外界的影响,我也写过,就是通过不断的体验与刺激,通过最本初的欲望来确认自身本我的构成,作者在小说开头直接明说过
“虽然不记得契机为何,不过自从懂事以来,我便一心憧憬着「影之强者」这样的存在。
是受了动画、漫画,还是电影的影响?不,无论是何者都好。只要是「影之强者」,无论是源自于什么作品,我都照单全收。”
这种动力的描写是截然不同的,举一个明显的反例就是《死党角色很难当吗》的男主小林,他对于龙套的执着是源自幼时扮演“龙套”是获得认可的快感,是获得正反馈之后对于快感的再次需求出现的欲望,但是在影野实身上这一点是看不到的,他是“成为影之实力者”这份欲望早于正反馈出现,他本人是不清晰这份欲望的来源的,但是他可以通过正反馈来逐渐确定何种行为才能算是符合“欲望”的,这种方式与传统的角色塑造是相反的,我在另一篇剧情的讨论中说过,如果说一般角色的塑造方式是让不被社会接纳的自我逐步与现实妥协的话,影实的主角塑造是让主角在不断变换的“人设”当中发现自我,将自我与他者完全割裂。
换句话说,影野实实际上否认了客体化,在他那里,一切事物在他的支配下,是他自我的一部分,不是我成长为了世界的一份子,而是世界被我支配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这也是支配的另一重作用,有一章web特典里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是想要相信吧。我理解你的心情喔,因為我也是这样的」
我慢慢地對他说道。
「我在前世,不論如何尋找都找不到八岐大蛇」
露出酩酊大醉的酒精中毒者眼神的男人抬头看向我,歪着头。
「当然也有找到的東西。我找到了魔力,托那个的福现在才會在这個地方。所以没有必要捨弃微小的希望。但是时间是有限的,任何人都平等地存在着终结。並不一定能找到一直寻找的东西」
「迪亚......波罗斯是......存在的......」
「相信是好。但是仅仅那样是不行的……没有的话就创造出来啊。用自己的手」”
他本身不认为现实是绝对的存在,他只追求自我认知的真实,因为他也同样把自己摆上了创造者的位置,这到底算不算是一种突破我尚且难以评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影野实是一个秉持着心理利己主义的唯我主义者,并且他拥有了确实改变现实的能力。